龍頭團隊標準化構建與提升
面對當前形勢,我國非織造布企業要瞄準車用非織造內飾材料的市場需求,加強產品研發能力,加大科技開發力度,打造中國車用內飾紡織品的自主品牌,走出一條引進、消化、自主開發的道路。2009年國家發改委發布的《紡織工業技術進步與技術改造投資方向》中提出“車用輕量化篷蓋和內飾材料的加工技術和產業化應用”的實施內容要求,意味著加快國產高端車用內飾紡織材料的研發與產業化已成為產業用紡織品行業的重要發展方向。
高端車內飾材料在具有高回彈性、耐日曬、耐熱色牢度、高耐磨性以及具有良好的隔音、減振、透氣等使用性能的同時,更主要的是安全指標要求。目前內飾材料相關產品的國家標準并不完善,如汽車內飾材料國家標準GB8410-2006等,而高速列車相關標準幾乎沒有,國內產品應用一般主要參照TL1010、ISO 3795、GM6090M、DIN 7520、DIN 54837/DIN 5510-2、SAEJ369、NFP9-503、GM9070P、FMVSS302等國際標準規定。如國產動車用座椅內飾材料的煙毒性F1(NF F16-101)、阻燃等級M1(NF P92-503)。2011年5月,歐洲為了確保車輛在使用中的安全,指令95/28/EC汽車內飾材料燃燒試驗標準為FMVSS 302。
要真正實行高端車用阻燃非織造內飾材料的國產化、與國際接軌,相關產品的標準制定迫在眉睫,包括企業標準、行業標準和國家標準等。
在國家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十二五”規劃的制定出臺之際,應抓住我國高速列車的快速發展以及汽車振興規劃實施的良好機遇,重點打造成龍頭團隊,實現規模發展。作為主陣地的非織造企業,應進一步加強產學研合作,提高產品研發、設計能力,實現技術及產業升級,在適應終端產品特性的同時打造自主品牌,不斷提高產品附加值。在實現基礎原料自主化的同時,進一步提高產品制造裝備水平,加強生產管理,提高產品質量,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在性價比方面保持競爭優勢,替代進口產品。目前車用非織造材料主要用于坐椅內襯、篷蓋、地毯等柔性產品,通過深加工可以制得高端車用纖維功能剛性復合材料,另外該類材料還可進一步應用于航空、船舶等領域,市場規模極大。(南通大學紡織服裝學院副院長 張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