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昌木告訴記者,在中麗制機公司,無論是領導還是一線職工,對產品創新都有著相同的看法,即堅持“把不成熟產品做成成熟產品,把成熟產品做成精品”;加快產品結構調整步伐,向高速、高效、差別化、特種纖維方向發展;加快產品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實現由“數量型”向“技術效益型”的戰略轉變,通過各種渠道引進、消化、吸收和創新先進技術等渠道,加快新品研發速度。
在緊跟世界先進技術水平的同時,中麗制機公司還從機制上加強了專利的申請和保護,規避產品知識產權侵權風險,每年確保創新技術的專利申請。據不完全統計,中麗制機公司在2005年~2010年共獲得創新實用型專利25項,發明專利4項,各類技術獲獎6次。
向世界領先技術看齊
目前世界化纖設備生產領域形成了TMT、巴馬格、中麗制機“三足鼎立”的格局,中麗制機公司結合自身條件,在給客戶做“精品工程”上做文章,逐漸形成并完善了自己從市場到技術的正確定位,近幾年相繼研發成功了新型側吹風,輕型、模塊化機架、節能型箱體、環吹、精密卷繞等技術和裝置。
吳昌木深有感觸地談道,中麗制機雖然在近幾年的市場占有率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績,在新品研發和創新能力上與巴馬格等以技術見長的世界知名企業相比,仍然還存在不小的差距。巴馬格自從并入歐瑞康集團以來,新產品研發速度有了明顯的提升,中麗公司在領先世界技術發展領域做得還不夠,擺在中麗制機公司今后的最大難題是如何對已有產品設計進行持續性改進及創新。
目前,中麗制機的產品研發已經開始向產業鏈下游延伸,今年的產品研發計劃上明確規定了要完成“新一代紡絲機”加彈機中試、系列化設計、批量性生產的任務。
信息化提高創新效率
為了提升公司的整體管理水平、實現精細化管理,中麗制機公司先后升級完善了CAD設計軟件,全面推廣應用了OA辦公軟件,技術體系使用了PLM管理,推廣了CAPP(PLM內嵌)軟件,整個技術研發和技術準備都按照軟件優化的工作流程開展工作,資源管理ERP也在優化流程、逐步推廣過程中。
隨著PDM項目的啟動和信息化工程的不斷深入,公司研發系統改變設計方式,按專業確定部件切分,各專業確定三化件及個性化設計范圍、貫標,并進入PDM專庫管理,將部件標準化、模塊化及個性化設計相結合,把企業歷史性技術積累變為信息化技術積累,把經驗型重復設計變為信息化、標準化、模塊化設計,實現提高設計效率、節約成本等目的。
2011年,中麗制機公司信息化預設目標依次為:庫存系統成功上線、定額成本預估、在制品盤點、主生產計劃運轉、工單下達、工單執行控制、外購物資受控,并同步著手對相關理念的宣貫工作,以減少實施過程中的傳統阻力和干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