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江蘇省蘇北地區的工業制造老大――東風悅達起亞汽車有限公司近年來在實現產能迅速擴張和企業高速發展的同時,當地居民卻對其進行了長達5年的污染投訴。
近日,《法制日報》記者來到東風悅達起亞的所在地――江蘇省鹽城市,對周邊居民反映的污染問題進行了調查采訪。
廢氣令人頭暈失眠呼吸困難
記者了解到,東風悅達起亞目前在鹽城市有兩家工廠,被百姓投訴多年的是位于鹽城市青年東路的第一工廠,投訴該廠的是與其僅一街之隔的興誠嘉園小區的250多戶居民。
該小區的居民們稱,他們都是從2006年2月陸續入住該小區的,自從入住的第一天起,他們就開始飽受這家工廠噴涂車間排放出的油漆廢氣的污染,這種廢氣給他們的生活和身體均造成了嚴重影響。可他們從2006年開始,向多個、多級部門投訴反映該廠的廢氣污染情況,卻一直沒有任何結果。
盡管在《法制日報》記者采訪之前已有當地媒體對此事連續進行了四次曝光,但記者來到興誠嘉園小區門口時還是聞到一股強烈而刺鼻的油漆味,經過現場目測,該小區與東風悅達起亞第一工廠的直線距離也就120米左右。記者走進小區后,這股油漆味更濃烈起來,而且久久不能散去。
“今天的氣味還不算是最大的,因為今天的風不是往我們這邊吹的,等吹東南風時,氣味就會更大,聞了連喉嚨都不舒服。”小區保安告訴記者。
當記者敲開住在5樓的一位陶先生的家門時發現,他家里的門窗縫隙都用布條塞得嚴嚴實實。記者因好奇問其原因時才得知,因為陶先生的家與這家工廠噴涂車間的廢氣排污口離得太近,如不用布條把門窗縫塞著,嗆人的油漆味就會飄進來。
陶先生指著后窗斜對面幾根呈半圓弧狀的黃色排氣管道說:“這刺鼻的油漆味就是通過這些管道排出來的,有時會噴出黃白色的煙霧,但很多時候是看不到煙霧的。”
“這些管道主要是排放由鼓風機送出來的油漆味,所以大多時候是看不到顏色的。”家住該小區的楊先生說。
隨后,楊先生拿出一本呈報給鹽城市委、市政府的《關于東風悅達起亞總廠違規排放有害氣體情況調查表》,總共有70多戶居民詳細地填寫了《調查表》,并親手寫下了廢氣無序排放給他們造成了頭暈、失眠、呼吸困難和喉嚨干癢、咳嗽等癥狀。
居民們告訴記者,他們從2006年開始不斷向區環保局、鹽城市環保局,再到向江蘇省環保廳,直至向環保部投訴,但5年過去了,他們的訴求不但沒有得到絲毫的解決,而且連查看一下環境監測報告的要求都遭到了拒絕。
據了解,目前興誠嘉園小區里共住著256戶,有近千名居民,其中以老人和小孩居多。原來在此地的五星小學和五星街道辦都已搬走。
記者在現場采訪時發現,東風悅達起亞第一工廠的周邊不止興誠嘉園一個小區,該企業自己職工居住的“悅達小區”也緊挨著廠區,而且周邊還有許多居民樓,居住于此的居民也都反映深受其害。
居民想跟企業商討被拒
事情是否真如居民們反映的這么嚴重?企業和當地政府又是如何面對居民們的訴求?《法制日報》記者隨后來到了鹽城市委宣傳部,向外宣處一名負責人表達來意后,他立即撥通了東風悅達起亞公關部朱姓部長的電話,經過一番交涉,這名負責人告訴記者,“朱部長說他們是韓資企業,不接受媒體的采訪”。
這名負責人還表示,他們(東風悅達起亞)現在正在積極整改,5個月內整改就可以結束。
東風悅達起亞的整改期限從何時開始計算,以前的排污是否達標?記者帶著這些問題又來到鹽城市環保局宣教處,該處一位工作人員對記者說,他現在聯系不上分管副局長,也無法回答記者所要了解的情況。
居民們也反映,他們曾無數次找過東風悅達起亞的領導,想跟他們好好談談,但都被拒之門外了。
“找政府有關部門,政府部門也是幫著企業說話,因為這家企業是當地的支柱企業、納稅大戶。”一位居民說。
居民不相信“整改”說法
在聽到東風悅達起亞5個月之內整改結束的消息后,興誠嘉園的居民們沒有一個相信的。楊先生和部分居民向記者道出了其中的原委,“以前就說治理,說了多少年了都沒用。今年,我們向環保部投訴后,鹽城市環保局給環保部的答復是今年7月底之前整改結束,但直到現在也沒整改。”
根據東風悅達起亞官方網站上的資料公布,其在鹽城市的年產量已達到43萬輛,第一工廠占了13萬輛,兩個工廠現都處在滿負荷運轉狀態下。
興誠嘉園的居民們向記者反映,東風悅達起亞的第二工廠盡管建在工業園區,離居民區相對較遠,但在投產時也曾因污染嚴重遭到附近居民的投訴、圍堵。現在,東風悅達起亞第三工廠的地址也已落選在鹽城市工業園區,且已進入準備階段。這家企業在迅速擴大產能、放大品牌效應、獲得巨額經濟效益的情況下,是否能放下其高貴傲慢的姿態,誠心實意地直面民眾的訴求和社會、媒體的質疑,還是個未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