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科技成果產業化成為行業增長的重要支撐。新型纖維材料研發實現系列重大突破,滌綸、粘膠等化學纖維走上自主研發技術為主體的高起點、大規模、低成本的國產化道路,差異化水平不斷提高;天然纖維和纖維素纖維的應用開發不斷推進;新型紡紗技術、新型織造技術和非織造技術、清潔染整技術、新型產業用紡織品和生態紡織品技術、新型紡織裝備制造技術取得重大成果并廣泛應用;信息技術、納米技術、生物技術及精細化工技術在紡織領域得到快速推廣。
價值增長貢獻率提高標志紡織工業發展方式正在發生轉變。“十一五”期間,紡織工業數量增長貢獻率大幅降低,價值增長貢獻率顯著增加。紡織服裝出口總額由2000年的530億美元增長到2010年的2065億美元,其中2001-2005年,服裝出口數量增長貢獻率為89.93%,價值增長貢獻率僅10.07%,而2006-2009年數量和價值增長貢獻率分別為35.49%和64.51%;2001-2005年,紡織面料出口數量和價值增長貢獻率分別為74.25%和25.75%,而2006-2010年,數量和價值增長貢獻率則達到27.47%和72.53%。
紡織工業投資變化推動區域布局進一步調整。2010年1-9月,東部地區固定資產投資占全國比重由2005年的77.32%降為53.93%,中部地區由16%上升至34.71%,西部地區則由6.7%上升至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