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碳能源低碳利用技術出新
2011-2-24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關鍵詞:煤化工 甲烷
焦爐煤氣高效利用又有新途徑,山西同世達煤化工集團建設的5000標準立方米/日焦爐煤氣低溫甲烷化制天然氣工業(yè)示范裝置日前成功投運。技術負責人之一、太原理工大學教授苗茂謙昨天告訴記者,項目采用了該校開發(fā)的焦爐氣制合成天然氣技術,以及林達公司的合成氣甲烷化方法和設備。十多天的運行狀況表明,示范裝置工藝流程短,成本低,節(jié)能顯著,為高碳能源低碳化利用奠定了技術基礎。
苗茂謙介紹,示范裝置的主要亮點為“兩段兩吸”脫硫工藝,解決了中溫有機硫催化劑氧中毒、積碳、脫硫劑副反應及硫化物回收等問題;新型反應器使流程大為簡化,管道投資大幅降低;低中溫抗結碳鎳基甲烷化催化劑使反應效率大幅提高。
與目前國內外正在運行和示范的絕熱式工藝相比,該技術成果的優(yōu)勢明顯,主要體現在均溫式工藝流程短,投資少,成本低;低溫反應避免了催化劑高溫失活,顯著降低能耗,有利于反應平衡向產物方向移動,大大提高了甲烷化產率。在溫度250~350℃、壓力0.4MPa、空速5000~7000/小時條件下,示范裝置的CO轉化率達100%、CO2轉化率達90%以上。
苗茂謙表示,該項目的成功運行,有望解決焦爐氣排放造成的環(huán)境污染和資源浪費問題。焦炭生產能力達到60萬噸以上的企業(yè)都可上焦爐煤氣制合成天然氣項目。從能量利用率的對比來看,用焦爐氣生產煤制合成天然氣(SNG),其能量利用率可達80%以上;從技術角度分析,由焦爐氣生產SNG的流程相對簡單,工藝投資比甲醇低得多。
專家告訴記者,僅以山西省為例,如果將40億m3/年的剩余焦爐煤氣全部制成SNG,其產量可達20億m3;投資約為煤制同規(guī)模SNG投資額的1/5,占地面積僅為煤制SNG項目的1/3,總熱值可折合標準煤278萬噸,產生直接經濟效益約20億元,同時還可減排CO2 638.4萬噸左右,減排二氧化硫近4萬噸。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苒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