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3月11日下午2點46分,日本東北部地區發生強烈地震,9級地震引發的海嘯掀起了十米高的巨浪沖上日本內陸,嚴重影響了日本京濱工業地帶的石化工業。日本是全球第三大經濟體,能源需求幾乎全部依賴進口。由于工廠關閉影響了國際原油需求,油價立即作出反應,同時,供應受限也使塑料價格應聲上揚。不過業內專家指出,由于日本主要下游石化企業不在震區,地震對日本整體化工行業影響應不算致命。
煉廠起火擾動油市
地震及海嘯引發日本部分煉廠爆炸或起火,尚未受損的煉廠也有不少因電力供應不足或存在安全隱患而關閉。據英國路透社報道,克斯莫石油公司位于千葉市的22萬桶/日煉廠起火。丸善石化公司下屬的京葉乙烯(KeiyoEthylene)公司關閉了其69萬噸/年石腦油裂解裝置。新日本石油能源公司關閉了其位于茨城縣鹿島市聯合產能為60萬噸/年的對二甲苯裝置和位于川崎聯合產能為35萬噸/年的對二甲苯裝置。另外該公司旗下還有3家煉廠關閉:14.5萬桶/日仙臺煉廠、18.9萬桶/日鹿島煉廠和27萬桶/日根岸煉廠。
波羅的海航運理事會(BIMCO)桑德先生預計:“油輪航運可能受到煉廠起火的影響,從而減少成品油船貨需求量。”因為市場人士普遍擔憂日本市場需求下降,中東政治局勢不穩而沖高的原油和石腦油價格在震后出現了恐慌性下跌。紐約能源管理公司高級合伙人多米尼克·蔡理奇拉(DominickChirichella)表示:“從長遠來看,日本目前的狀況可能會給原油價格帶來負面影響,而對煉油商來說是利好。”3月11日,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下降了1.59美元/桶,至113.84美元/桶;美國原油期貨價格下跌了1.54美元/桶,至101.16美元/桶。當天收盤時,石腦油價格下跌至989~991美元/噸(CFR,日本)。
乙烯廠關閉將推高價格
根據彭博新聞社3月12日報道,美國投資研究公司阿蘭必克(AlembicGlobalAdvisors)預計,因日本大地震導致工廠關閉、供應減少,全球乙烯及下游合成樹脂價格將被推高。
三菱化學控股公司3月11日稱,因地震造成電力中斷而關閉了旗下位于茨城縣鹿島市的工廠。該工廠是日本最大的乙烯廠,產量占日本總產量的11%。根據ICIS的報道,千葉縣有5家乙烯工廠,現在至少有2家已經被迫關閉。
阿蘭必克咨詢公司稱,日本90%的乙烯采用石腦油為原料。他們預計震后全球乙烯的供需平衡將更加緊張,推升乙烯及聚乙烯價格。該公司分析師哈森·阿邁德(HassanAhmed)表示,日本的乙烯產量占全球的5.5%,出口量占全球的8.5%;聚乙烯產能占全球的4.1%,出口量占全球的2.2%;聚丙烯產能占全球的5.5%,出口量占全球的4%。由于原油價格短期內下跌,乙烯產品利潤將擴大。陶氏化學、利安德巴塞爾和西湖化學公司等乙烯生產商將因此受益。
整體影響尚不明顯
陶氏化學位于東京北部的離子交換樹脂廠遭遇洪水襲擊,不過截止CCIN記者發稿時,沒有人員傷亡和環境影響報告。陶氏在日本共有31家工廠,該公司發言人稱,因通訊受限,目前難以獲悉所有工廠情況。杜邦和三井的合資公司發布消息稱,其在東京的辦公大樓受到輕微損壞,宇都宮市工程塑料廠的一些管道受到損壞,沒有人員傷亡。
日本第二大化學品制造商旭化成稱,其停止了宮城芯片廠的生產,目前無法確定損失,工人已經撤離,有受傷人員報告。全球第一大輪胎公司普利司通表示,目前所有工廠都沒有受到大的破壞。日本合成橡膠公司(JSR)茨城縣鹿島工廠停產,但沒有任何設施被損壞。JSR在鹿島有年產12萬噸的丁二烯和年產3.6萬噸的三元乙丙橡膠裝置。東京燃氣公司關閉工廠,停止了供氣。
另有消息稱,由于海嘯港口關閉,可能影響全球硫酸市場。日本如今已是世界第三大硫酸出口國,硫酸總產量約為750萬噸/年。2010年日本硫酸出口總量為280萬噸,產品主要銷往智利、中國、菲律賓和印度。日本硫酸是銅冶煉的副產品,生產商有三菱、住友和泛太平洋公司。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國際部主任龐廣廉3月13日接受CCIN記者采訪時稱,他已和在華的日本化工企業聯系,克斯莫煉油廠爆炸,三井、三菱、出光興產等公司的乙烯、雙酚A裝置已經暫時停產,但因關東地區以煉油廠乙烯裝置為主,化工裝置不是特別多,目前地震對日本化工業的整體影響還不算太大。后勢影響還有待進一步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