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有活力的“朝陽產業”
玻璃纖維是現代工業的基礎材料之一,作為一種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具有耐高溫、抗腐蝕、強度高、比重輕等眾多優越性能,廣泛應用于建筑、交通、電子電氣等高新科技產業,已成為最具成長性的新材料之一。
九江歷來是我國中部地區最大的玻纖集聚地,幾十年來,經過玻纖企業兼并重組、進行改制、加大投入,特別是民營玻纖企業的異軍突起,使九江玻纖產品產量在全國占有的市場份額及產業規模不斷提升。目前,我市從事玻纖加工并具有一定加工規模的企業40余家,總資產110億元,產業工人1.5萬余人。這些企業主要集中在廬山區轄區內,其中玻纖拉絲企業20余家,玻纖復合材料及制品企業20余家。據不完全統計,2009年,我市拉絲生產能力達55萬噸,產值超過了40億元,占全國產能的五分之一左右,實現利稅6.8億元。
為鼓勵全民創業,做大做強玻纖工業,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玻纖工業的發展,把玻纖工業作為全市的支柱產業,從政策導向、資金扶持、發展空間等方面采取了積極舉措,專門規劃了東城玻纖基地用于發展玻纖產業。
轉型升級“東風”
近年,基地內企業通過應用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際先進技術,已經將玻璃纖維產業由一個高能耗、高污染的產業變成了一個技術密集、資源節約、自動化水平高、生產效率高的朝陽產業。以龍頭企業巨石集團九江有限公司為代表的九江市玻璃纖維產業擁有國際先進的生產技術,自動化水平高,能耗低,產品性能好,供不應求。
如何進一步突破常規,創新轉型升級發展,為玻纖產業發展提出了新的挑戰。無疑,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的獲批,為成長中的玻纖產業吹來轉型升級的“東風”。
江西長江玻纖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譚珍祥欣喜地告訴記者,玻纖工業基地升為國家級基地,將帶來四大好處:一是行業信息能更加暢通;二是能夠得到更多國家優惠政策支持;三是玻纖產品能夠進一步升級換代;四是能夠得到同行支持,擴大影響,加強交流,推動玻纖企業合作共贏。
打造“江西玻纖”品牌
為了使國家級基地實至名歸,九江市將鼓勵企業開發一批高水平、高檔次、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和技術,優化產品結構,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市場競爭力和核心技術競爭力。
首先,擴大現有生產規模,提升檔次,延伸產業鏈。通過引導和幫助企業進行技術改造、增資擴能,大力發展中、高檔中堿和無堿高支玻纖線,提高產品價位;延伸產業鏈,逐步改變區內玻纖下游產品加工的弱勢,利用產業成本優勢,引進和建設一批玻纖制品生產企業。
其次,整合現有玻璃纖維及復合材料產業資助資金,加大財政投入,重點投向具有全局性影響的創新平臺、研發中心、孵化器的建設和運行,以及研發和產業化項目。鼓勵有關部門和地方政府設立完善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引導社會資本進入創業投資領域,并增加對玻璃纖維及復合材料企業的投資。切實幫助工業企業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支持基地企業建設“省級、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和“省級、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最后,以九江港口岸、碼頭和正在建設中的九江出口加工區為依托,充分發揮廬山區玻纖基地與贛、鄂、皖、湘四省毗鄰、長江黃金水道與京九線交匯的交通區位優勢,面向國內外招商,努力打造“江西玻纖”這一品牌強勢。
東風吹來春滿園。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的獲批,將推動玻纖產業的轉型升級、加快發展,一座現代化、生態化、綜合化的高科技園區正在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