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國花朵還要抱著“毒玩具”玩多久
2011-5-31 來源:新華報業網
關鍵詞:鄰苯二甲酸酯 聚氯乙烯塑料 毒玩具 中國制造
相信很多家長讀了上述新聞,都會義憤填膺:“中國制造”專門毒害中國花朵,而對外國兒童卻堅決保護,這種胳膊肘往外拐的做法,是可忍孰不可忍。而今媒體揭開了行業內幕,但是,祖國花朵還要抱著“毒玩具”玩多久,依然是個沉重的話題。
實際上,很多玩具廠商都知道自己是在傷天害理,但是欲罷不能。原因很簡單,一方面是資本的本性逐利;另一方面,你不這樣做,別人這樣做,到頭來劣幣驅逐良幣,誰也不甘。無論怎么解釋,玩具廠商為了追逐利潤而置國家未來利益于不顧,都是應該受到嚴責、嚴懲。當然,板子全部打在廠商身上,也有失公允。顯而易見,有關部門在玩具標準的制定、監管等一整套體系上,還存在著很多短板。恰是這種木桶效應,決定了中國玩具的毒性所在。
在歐美等國家與地區,鄰苯二甲酸酯在兒童產品中已被禁止使用;歐盟對玩具中特定重金屬的限制有19種等等……作為行業主管部門,對于國外的玩具標準心知肚明。既然國外能時刻從兒童的身心健康出發,在標準上不斷推陳出新,保證玩具的環保性能萬無一失,而中國的有關部門為何就不能做到,是技術上問題還是人財物不足。答案都不是。重金屬和化學物質檢測,以我國當前的科技水平,小菜一碟。之所以沒有納為重點,是因為我國兒童玩具的抽查檢驗項目主要為物理機械性能、燃燒性能、化學性能、標志和使用說明。顯而易見,我國玩具的檢測理念和手段,并沒有做到與時俱進,早已經落后世界發達國家。
與之相佐證的是,2008年頒布的國家標準——《玩具及兒童用品聚氯乙烯塑料中鄰苯二甲酸酯增塑劑的測定》,對玩具中鄰苯二甲酸酯的測試方法做出了詳細規定,但亦未對其含量設限。這就很令人不解,檢測方法都制定了,為何不對含量設限呢。此等標準,豈不是一紙空文。2009年,國家標準《玩具用涂料中有害物質限量》規定了玩具涂料中各類鄰苯二甲酸酯的含量不得超過0.1%,然而,在一些專家看來,該標準有些滑稽甚至另類,因為鄰苯二甲酸酯更多是存在于塑料玩具本身,而非涂料之中。種種跡象表明,有關部門在制定相關標準時,很有些心不在焉、敷衍塞責。某種意義上講,這就是一種行政不作為。
一個小標準,涉及的卻是千萬兒童健康和國家未來力量。要是有關部門繼續拖下去,或許,很多小朋友上幼兒園學的第一句話就是:莫動玩具,玩具有毒。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藍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