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化增速 迎來新一輪快速增長
可以說,中國玻纖的快速發展,是建立在世界制造業產業分工、重新布局的大背景下,同時也建立在對國際國內兩個市場深入了解的基礎上。企業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為產品市場的開拓創造了條件,而對國際國內兩個市場需求的準確把握又為企業的擴張提供了廣闊空間。
特別是在全球金融危機過后,貿易保護主義愈加活躍,中國玻纖明白,要實現“做強做優”的目標,加強市場話語權,必須要推進中國建材集團倡導的“走出去”戰略,加快企業國際化步伐。
因此,中國玻纖在大力開拓國內市場的同時,還積極實施全球營銷戰略,并始終堅持“規模擴張與市場開拓同步進行”的原則,在營銷手段上大膽創新,不斷改革。公司從早期單一靠自己直接推銷轉變為建點代銷;從大、小客戶全部自己銷售轉變為抓大放小;從國外代銷轉變為授權獨家經銷再到合資組建海外控股子公司。在向國際市場進軍的過程中,公司充分借用國外經銷商豐富的人力資源、文化資源和市場背景,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玻纖特色的國際市場營銷道路。
除了布局全球營銷網絡,中國玻纖亦開始尋求更多在海外建廠的機會一方面,這是徹底解決貿易保護主義的最好辦法;另一方面,在國內各種資源日益緊缺的情況下,能夠充分利用國外豐富的能源和稅收優惠、主要工業國家雙邊貿易免稅、融資成本低等優惠政策和資源優勢,發展壯大公司。
據悉,目前中國玻纖已設立了巨石南非、法國、意大利、加拿大、西班牙、印度、新加坡等14家生產和貿易型海外公司,已建立起布局合理的全球銷售網絡并與包括北美、中東、歐洲、東南亞、非洲在內的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客戶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客戶中有不少世界500強企業及行業龍頭企業。
另值得關注的是,去年底至今年年初歐盟、土耳其方面陸續公布的調查終裁結果顯示,歐盟對部分中國玻璃纖維出口企業出口的相關涉案產品征收的反傾銷稅率為13.8%,較初裁結果中征收的43.6%的臨時反傾銷稅率大幅下調;土耳其對中國玻璃纖維出口的相關涉案產品征收的反傾銷稅率為23.75%,也較初裁結果的38%的臨時反傾銷稅率有所下調。
對此,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國外對玻纖產品仍有較大的需求,離不開國內的供應。玻纖行業于2009年下半年自金融危機中復蘇,2010年全球玻纖需求約435萬噸,預計近兩年增長率將在11%-12%之間,即需求483與541萬噸。而從相對應的全球產能看,未來兩年可能出現玻纖供給缺口。
事實上,目前隨著全球玻纖行業景氣度的回升,產品供應逐步趨緊,不少玻纖企業已開始頻頻提價,中國玻纖也不例外,最近一次是5月24日公司宣告將從7月1日起將產品價格提高10-14%。
分析人士認為,從目前上下游情況來看,玻纖行業仍處在上升趨勢,不乏繼續提價的可能。這也意味著,以中國玻纖為代表的中國玻纖行業可能迎來新一輪的快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