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泌尿外科專家為什么堅決不讓自己小孩用塑料奶瓶、塑料碗也力勸大家不要給孩子用?
臺灣“塑化劑”事件影響越來越大
專家檢測發現方便面也易被塑化劑污染
近日,我國臺灣地區發現部分食品添加劑生產企業,在其生產的起云劑中,違法添加塑化劑鄰苯二甲酸酯類非食用物質,并導致部分下游食品生產企業的食品受到污染。根據臺灣衛生部門發布的統計數字,到5月31日,臺灣共查獲含有毒塑化劑成分的產品746項,共涉及216家廠商。有的產品已銷往大陸。
6月1日,國家質檢總局公布了《暫停進口臺灣食品及食品添加劑生產企業名單》。
6月2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下發通知,禁止餐飲服務單位采購和使用《暫停進口臺灣食品及食品添加劑生產企業名單》中企業生產的食品和食品添加劑。
問題飲料杭州已下架
“看到這個新聞后,
我們就開始采取行動了。5月27日,我們已經對200多家商場和超市進行了全面檢查,要求對產地為臺灣的飲料進行下架、就地封存處理。”杭州市工商局消保處處長陶金說。
其中,沃爾瑪東新店里有銷售臺灣產“悅氏運動飲料”,目前都已經下架處理。
“目前為止,含有塑化劑的問題飲料,查到的就只有‘悅氏運動飲料’。已經查封的產品,接下來如何處理,我們還要等上級工商部門的統一指示。”陶處長說。
杭州市質監局食品監督管理處處長樓立群說,杭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就“塑化劑”飲料已經召開了緊急會議。
“6月2日,我們一接到國家質檢總局的通知后,就開始企業自檢與監督檢查相結合。杭州市幾大企業已開展自查并送第三方檢測,目前還沒有發現問題食品。”樓處長說。
昨天下午,記者也到一些超市轉了轉,沒發現來自臺灣的問題飲料。
什么是起云劑、塑化劑
在臺灣“毒飲料”事件中,起云劑、塑化劑,是人們聽到最多的兩個詞。浙江大學食品添加劑研究專家馮鳳琴教授說,臺灣媒體口中的起云劑,其實就是我們平時講的乳化劑。食品乳化劑是22類食品添加劑中的一類,包括多個品種,經常使用的如單甘酯、蔗糖酯等,用于渾濁型果汁和飲料中,起乳化和渾濁作用。
說得通俗一點,就是讓飲料避免水油分離或看起來呈渾濁均勻狀,最典型例子就是牛奶。
牛奶或乳飲料中既含有大量水,又含有乳脂肪,放置時間長了,肯定會出現脂肪上浮,這是消費者不愿看到和接受的。
“因此,有必要通過均質減小脂肪球的粒徑,同時加入食品乳化劑,也有助于乳類液體食品的穩定。天然牛奶中含有蛋白質、磷脂等天然乳化劑,才可以呈乳白色均勻狀。”馮教授說。什么是鄰苯二甲酸酯?它是塑化劑的一種,被廣泛使用于塑料加工過程中,主要作用是軟化塑料,增強其柔韌性。
“食品乳化劑可以用在塑料工業中,起到塑化劑的作用,但反過來,工業上用的塑化劑是絕對不可以用在食品中的。將鄰苯二甲酸酯用在食品中,是一種非法添加行為。”馮教授說。
此外,與乳化劑一樣,塑化劑的種類也有很多,目前有害的主要有鄰苯二甲酸酯(DEHP)、鄰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鄰苯二甲酸丁芐酯(BBP)等六種。其中,DEHP在歐盟相關法規里面歸類為“有毒物質”,這次在臺灣被查出的主要就是DE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