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永安:打造中國產業用紡織品生產基地
2011-6-7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關鍵詞:產業用紡織品 生產基地 福建永安
5月27日,在永安市尼葛大帝新材料專業園里的年產10萬噸聚氨酯樹脂生產線上,工人們正在進行生產設備的調試工作。該專業園預計6月份正式投產,是永安市五個產業用紡織品專業園第一個投產的園區。
五個產業用紡織品專業園區的開發建設,是永安市著力打造“中國產業用紡織品生產基地”的一大手筆。
目前,該市已與海東青投資有限公司(香港)簽約,正在推進“1212”工程,即總投資約10億元的12萬噸滌綸短纖維、12條針刺非織造布生產線的尼葛海東青非織造專業園;總投資6億余元的20萬噸廢棄塑料回收、12萬噸滌綸短纖維、6萬噸滌綸無紡布生產線的大湖華永新材料非織造專業園,已列入2011年省重點建設項目;總投資18.6億元的曹遠大興漢華汽車用紡織品專業園,占地1000畝,引進晉江市永明織物涂層有限公司,大華樹脂、明華工貿PU革兩個項目于近期入駐,計劃再建設年產5000萬米無紡布等項目;10家企業入駐、總投資10億元以上的貢川水東塑膠涂層專業園,將建設100條塑膠涂層生產線,目前已開發300畝,已入駐瑞克、豐浩兩家各10條生產線;大帝新材料專業園,總投資13億元,將建設年產10萬噸樹脂、5000萬米塑膠涂層和年產2萬噸特殊聚氨酯材料、中韓合資海藍(福建)高分子科技新型紡織涂層等項目。
近年來,永安市以建設產業用紡織品生產基地為目標,大力發展紡織戰略性新興產業,在發展產業用新型纖維、無紡布、車用紡織品的同時,在現有革基布規模生產基礎上,進一步整合區域優勢資源,發展經編產業和長絲織造,提高和擴大產業用紡織空間和范圍,大大延伸了產業鏈。該市通過積極鼓勵棉紡企業以高新技術以及適用性先進技術改造和提升傳統紡織產業,尤其是引進國內外先進裝備設備進行組合,德國歐瑞康高速轉杯紡、瑞士立達高速轉杯紡及整套生產線等設施的引進,使得永安紡紗產能將達到70萬紗錠以上,實現翻番的目標。同時,該市還敢于“走出去”,向他人學習取經。該市與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緊密聯系,目前該協會成了永安紡織產業的“設計師”,全面指導永安產業用紡織品生產基地建設工作。該市有關部門先后組織紡織企業負責人赴泉州、晉江、石獅等沿海地區,學習考察富貴鳥集團、鑫華股份等大企業,并消化吸收。借助中國·海峽項目成果交易會的平臺,廣泛征集永安紡織企業的技術需求項目。舉辦“2010三明(永安)紡織產業發展論壇暨項目對接會”,邀請東華大學、天津工業大學、上海市紡織科學研究院等專家教授,為永安乃至三明各地紡織產業發展出謀劃策,編印105項成果匯編和招商項目,并與高校簽訂了5項科研技術轉讓協議,加強產學研聯合,提升紡織產業技術水平,促進“6·18”項目成果轉化。
永安是福建省重點紡織產業集中區,紡織產業總量在我省內陸山區占據第一的位置。去年,永安市獲得“中國新興紡織產業基地市”稱號,成為全國28個“紡織產業基地市(縣)”之一,列入全國紡織產業“十二五”規劃重點發展區域和產業集群試點地區。截至去年底,永安市共有各類紡織企業106家,規模以上紡織企業45家,去年實現產值69.9億元,占全市規模以上企業的比重達23.6%,在三明市紡織產業規模以上企業中比重達43.9%。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