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質檢總局今天發布的2010年全國制造業質量競爭力指數報告顯示,雖然全國制造業質量競爭力穩步提升,但制造業質量競爭力發展中仍存薄弱環節和不利因素,主要表現在產品符合性質量略有下降、部分勞動密集型行業質量競爭力出現下滑。
報告顯示,2010年全年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的132類16357種產品的平均抽樣合格率為87.6%,比2009年下降了0.20個百分點。出口商品中,出境工業品不合格貨值占出口貨值的比重由2009年的0.11%提高到0.12%。
塑料制品業,橡膠制品業,造紙及紙制品業,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業,食品制造業,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紡織業等勞動密集型行業的質量競爭力指數出現下滑,分別比2009年下降了2.32、0.95、0.95、0.68、0.61、0.61、0.44。
報告指出,今年是我國“十二五”開局之年,正值經濟結構轉型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關鍵時期,進一步深化產品質量建設,深入推進質量競爭力評價,動態監控全國及各。ㄗ灾螀^、直轄市)、行業質量競爭力的發展變化,發布質量競爭力指數,可以引導和推動地方政府、行業主管部門有的放矢地提升本區域、本行業的質量水平,加快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