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法腈綸工藝成套設備國產化實踐
2011-7-25 來源:中國紡織報
關鍵詞:干法腈綸工藝 成套設備 國產化
年產30萬噸乙烯成套設備國產化作為上世紀80年代初的國家重點項目,由國務院重大技術裝備領導小組辦公室具體組織實施。
該項目中使用的乙烯裂解壓縮機、丙烯汽輪機、制冷壓縮機和泵、閥產品,多數(shù)為通用的重型機械,這些設備的國產化都由機械工業(yè)系統(tǒng)來組織實施,分頭攻關;石油裂解后的產品是乙烯、丙烯和芳烴,分解出來的丙烯,經(jīng)聚合后成為丙烯腈,再制成聚丙烯腈纖維,這套工藝技術裝備當時由紡織工業(yè)部承擔并實現(xiàn)國產化。
聚丙烯腈纖維以丙烯酸甲酯為原料聚合而成,制作工藝由于添加劑、助劑不同,有多種工藝。雖然聚丙烯腈纖維成套設備在我國已有一定的應用基礎,從“2348工程”的一條線年產2000噸,到山東淄博化纖一條線年產4000噸,再到后來的年產6000噸,但這些生產線使用的都是一步法的濕法紡絲工藝。而一步法的濕法紡絲工藝和兩步法的干法工藝所制成的纖維各有特點,兩者使用的成套設備也完全不同。
在對兩種工藝進行對比之后,上級決定采用兩步法干法紡絲工藝,由我們負責提供聚丙烯腈成套設備。
當時,國內還沒有干法紡絲工藝成套設備,因此我們決定從境外引進成套設備的設計制造技術,進口一些必要的關鍵設備和關鍵配套件,由國內生產成套技術裝備并實現(xiàn)國產化。經(jīng)過分析對比,我們最后確定引進美國杜邦公司成套設備的設計圖紙和有關制造技術。腈綸紡絲的添加劑DMF(二甲基酸胺)是有害物質,美國已不再擴大生產能力,所以杜邦公司也愿意出售這套裝備的工藝技術資料。
確定引進技術之后,國內準備同時在秦皇島、撫順、淄博、寧波和茂名建設五個腈綸廠。這些項目有些屬于化工系統(tǒng),作為石油裂解后的產品進行深加工;有些是獨立企業(yè),靠外運丙烯腈進行聚合、紡絲和后處理織成成品。上述五個建設項目在生產聚丙烯腈毛型短纖維的同時,還生產聚丙烯腈毛型長纖維絲束,再經(jīng)多區(qū)拉斷、針梳、復針梳制成毛條,供毛紡廠紡紗使用。
由于國內原有的毛條多區(qū)拉斷、針梳和復針梳設備效率低、產量小,不能滿足需要,所以我們決定從意大利康泰克斯公司引進這些設備的設計制造技術,在國產化之后為這些項目配套使用。
在這些成套設備中,聚丙烯腈的組合、聚合、紡絲和后處理設備共有170多種,長絲毛條設備也有十幾種,還有幾十種輔機。
注:本網(wǎng)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