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紀的十年是我國經濟飛速發展的十年,同時也是我國房地產業跨越式發展的黃金時期。2003年國務院出臺《國務院關于促進房地產市場持續健康發展的通知》要求經濟適用房由“住房供應主體”改為“具有保障性質的政策性商品住房”,隨后商品房成為了“住房供應主體”,房地產業一躍成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作為房地產業的重要配套產業,建筑裝飾涂料業也迎來黃金發展的十年。2010年建筑涂料年產量達351.8萬噸,是2001年的6倍。即使在環球金融危機全面爆發的背景下(2007~2009年),建筑涂料發展勢頭依然不減,保持較高的增長率。
一、現有企業間競爭
現有競爭對手以人們熟悉的方式爭奪地位,戰術應用通常是價格競爭、廣告戰、產品引進、增加顧客服務及保修業務。發生這種爭奪或者因為一個或幾個競爭者感到有壓力,或者因為它們看到了改善自身處境的機會。在大多數產業中,一個企業的競爭行動對其競爭對手會產生顯著影響,因而可能激起競爭對手們對該行動進行報復或設法應付。
在建筑涂料行業,由于產量還不能滿足潛在需求量,目前行業內競爭程度相對較低。
二、潛在進入者分析
加入一個產業的新對手引進新的業務能力,帶有獲取市場份額的欲望,同時也常常帶來可觀的資源。結果價格可能被壓低或導致守成者的成本上升,利潤率下降。有一些公司從其它市場通過兼并擴張進入某產業,他們通常用自己的資源對該產業造成沖擊。
在建筑涂料行業,由于中國供給低于潛在需求,這使得潛在新進入廠商相對較多,但又由于現存的一些廠家產能很大,技術水平提升很快,這又限制了新進入廠商。
三、替代品威脅分析
廣義地看,一個產業的所有公司都與生產替代產品的產業競爭。替代品設置了產業中公司可謀取利潤的定價上限,從而限制了一個產業的潛在收益。替代品所提供的價格—性能選擇機會越有吸引力,產業利潤的“上蓋”壓得就越緊。
目前建筑涂料行業的替代品還不太多,避免了在應用領域的大量替代產品競爭壓力。
四、供應商議價能力
供應商們可能通過提價或降低所購產品或服務的質量的威脅來向某個產業中的企業施加壓力。供方壓力可以迫使一個產業因無法使價格跟上成本的增長而失去利潤。
在建筑涂料生產行業里生產商對于下游行業是賣方,其價格控制力相對較強,中國需求與產出的現狀,這使得廠商作為賣方的侃價能力很高。
五、客戶議價能力
買方的產業競爭手段是壓低價格、要求較高的產品質量或索取更多的服務項目,并且從競爭者彼此對立的狀態中獲利。
在建筑涂料行業里,買方的侃價能力體現在生產企業對于原料供應方的影響。建筑涂料行業廠商的原料侃價能力是比較強的,這與中國市場原料供給相對充足有直接關系。
我國建筑涂料產業SWOT模型分析
一、優勢——S
產品具有技術和質量優勢,企業的生產管理理念先進;
通過技術換市場的方式可以輕易的進入中國市場;
產品的附加值高,高端產品占據主流;
二、劣勢——W
產品的價格相對較高,市場份額僅在高端品領域占絕對優勢;
經營擴張和并購會受到地區企業和政府的抵制;
產品以國際化貿易為主,內地市場面臨很多具有近地優勢的競爭者;
三、機遇——O
中國建筑涂料市場還處于成長期,機會眾多;
全球消費量,尤其是中國的消費量增長迅速;
中國本土制造技術還比較落后,有利于產品快速占領市場;
四、威脅——T
在中國投資建筑涂料行業面臨中國政策限制的風險;
外資產品價格競爭優勢不明顯;
綜合而言,國際建筑涂料企業具有技術、管理、品牌等多方面的優勢,可以利用中國當前處于成長期的市場政策環境快速進入中國建筑涂料行業。在打開市場的同時國際企業也要面臨中國的政策風險。
總體看來,中國建筑涂料生產行業還處于成長階段,其表現特征也與成長期行業的市場變現相同。起步初期行業一般僅限于幾家企業,產品市場集中度高競爭程度低,成熟行業則表現出集中度中等偏下,競爭十分激烈的特點。建筑涂料生產行業顯然處于相對低競爭程度的成長階段。隨著需求市場的進一步擴大,行業中生產企業會越來越多,競爭也會更加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