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階段:“回升無望”
首先,從氨綸行業的近況進行分析,因紡織業終端生產訂單到位總量已陷縮量處境,而且產業鏈資金流也在國家政策趨嚴下日漸緊張,氨綸價格的下調使得下游采購商持謹慎看空心態,從使市場上形成了成交延續疲軟、按需、小量、壓價的格局。
其次,從上游原料方面分析,國慶節前PTMEG以及MDI行情均處于高位從而帶動了氨綸行情小幅上漲,但是節后,受宏觀以及基本面等多重因素的影響,市場價格一再被拉低,目前MDI實際出貨價位也僅在17400元/噸附近,據了解,這一價格與現貨底價較為接近,PTMEG則是受BDO疲軟下拉的影響而走低的,而BDO是因下游市場需求減弱,無法支撐BDO原料市場高位運行。
第三,從下游需求來看,紡織旺季臨近尾聲,織造企業訂單生產也接近尾聲,但是庫存偏高,市場銷售預期依舊弱勢。棉包領域方面,由于棉花行情持續下跌,下游市場看淡情緒濃厚,影響了企業對氨綸的使用范圍,另外,棉價暴漲暴跌、加上人民幣升值、勞動力價格上漲等多重因素的疊加使得企業面臨著巨大的成本壓力而陷入有單不敢接的尷尬境地,因此廠家負荷維持在5成左右。
綜合來看今年紡織行業在 “寒冬”中渡過,受全球性的金融危機影響,作為氨綸行業下游的紡織企業開工明顯嚴重不足,像占據氨綸消耗總量的緯編行業,今年的開工率僅維持在3成附近,甚至個別月份還開不到這個數。而像包紗、經編這些開工較高的領域,在比較優勢的月份也僅維持在7成,較差的那就不言而喻了。
如圖所示,今年三月份以后,氨綸價格便開始一路向下,日跌月跌,甚至紛紛下滑到成本以下,外加上供應商試圖以低價貨源來尋求客戶;然而隨著市場貨源的增多,氨綸市場競價十分激烈,市場低價被一次次的刷新,不到六月份,部分氨綸的規格已經虧損不堪。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到,20D和40D規格的氨綸經歷了長達半年的虧損時期。,很多氨綸廠都已經吃不消了。
但是話說回來,現在氨綸的需求還保持著一定的增長。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氨綸被廣泛應用于各種高檔服裝、面料之中,在紡織工業中,氨綸已經在約70%的紡織品中得到應用,氨綸需求明顯受到紡織品需求的影響。外加上近日,受面料市場影響,部分原料如棉紗、滌綸長絲、粘膠短纖都有小幅上漲趨勢,因此帶動了氨綸原料的交投量,交投量略有小增,從而使近日氨綸售價一直保持平穩,無下滑之勢。但是現氨綸售價平穩已算是慶幸,因為各企業庫存總量還屬高位,大部分選擇低價維持,繼續拋貨套現的銷售模式,所以接下來價格上揚的情況是不會出現的,至少今年是不會發生了。
2011年的不景氣給市場帶來了沉重的傷痛,氨綸行業在未來的發展中能否扭虧為盈仍有很多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