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月以來,南方醫院共收治6名來自白云區東平村皮具廠的中毒工人,目前已有3人死亡。該院神經內科王醫生稱,6人來自不同工廠,醫院已從其中1人血液中檢測出有毒化學物二氯乙烷。鑒于所有中毒者臨床癥狀相似,且送院前均接觸含有二氯乙烷的劣質膠水,極有可能屬于同類化學物中毒。
據了解,目前,白云區安監局正跟進市職業病防治院盡快對所抽樣品進行檢測,永平街道辦已開展全街安全生產大檢查。
6中毒者癥狀相似
去年12月初以來,先后有6名皮具廠工人,因中毒被送到南方醫院救治。其中,1人在急診治療時已經死亡,兩人在神經內科治療時死亡。剩下的3名患者中,除1人出院,另兩人仍在治療中。送院的病人,均來自永平街永泰村 、東平鐘屋村。
據神經內科王醫生介紹,工人送院時的臨床癥狀十分相似,均伴有暈厥、抽搐、嘔吐等癥狀。當第一名工人送到神經內科時,曾懷疑病人患的是腦炎。但經過觀察、診斷,發現病人極有可能是化學物中毒所致。隨后,從陸續到醫院就診的病人抽血化驗結果中,發現其中1人血液中含有有毒化學物“二氯乙烷”,另1人血液中則含有“丙酮”。雖然其他病人的血液中,并沒有發現有“二氯乙烷”,但他們的臨床癥狀十分相似,工作內容較一致,且都有“二氯乙烷”接觸史,并不能排除同為“二氯乙烷”中毒的可能。
工廠老板出事后逃離
尚在南方醫院接受治療的兩名患者,分別來自不同的手袋廠,但廠址均位于東平村。其中,患者檀秋燕,廣西人,16歲,在東平村鐘興南街5巷29號2樓“琪怡”錢包廠工作,目前已花費近5萬元醫藥費。據她回憶,入冬以后,她開始感到身體不適。12月14日凌晨1時許,突然全身抽搐,繼而昏迷被送入東仁醫院。由于病情嚴重,檀秋燕當天就被轉到南方醫院。經過一個多星期的治療,檀秋燕漸漸蘇醒,并于元旦前從ICU轉到了普通病房。據她哥哥檀業動說:“我妹妹第一天入院的時候,老板曾墊付了幾千塊錢醫藥費。但從那天開始,再也見不到他了,工人們都說他已經逃跑了,我也已經向東平派出所報案。”
記者昨日走訪“琪怡”皮具廠時,該廠大門緊鎖,早已停工多日。從門縫往里看,廠內空間不大,里面東西雜亂。據周圍的生意人稱,廠里有20多名工人,老板沒發工錢就走掉了。工人們白干了一個半月,一分錢工資都沒有拿到。
中毒疑因劣質膠水所致
記者從東仁醫院、南方醫院了解到,類似的皮具廠中毒事件并非第一次發生,冬季發生的例子較多。
冬天里,工人們為了保暖,將門窗關緊。有毒氣體無法及時散發出去,在封閉的小空間里循環流通,嚴重危害著工人的身體健康。
王醫生說:“皮具作坊為了節省成本,往往使用劣質膠水。在市面上,正規的、質量較好的生產用膠水1噸需要8000元,質量較差的1噸需要5000元,但劣質膠水只需要兩三千塊錢就可以買到了。”
記者昨日從廣東省衛生廳獲悉,省衛生廳從去年12月底接到廣東省職業病防治院報告,確證死亡三名工人為中毒性腦病,另外還有兩例在住院,目前衛生廳也在密切關注,并努力搶救中毒者。至于中毒者中毒原因是否與工作場地等有關,需由安監部門檢查后才能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