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國家科學技術部批準,“第十八屆中國國際復合材料工業技術展覽會”于2012年9月5日至7日在上海世博展覽館隆重舉辦。
本屆展覽會由中國復合材料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復合材料工業協會、中國玻璃鋼學會聯合舉辦。籌備過程中得到了國家科學技術部、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等有關部門和單位的大力支持和熱情幫助。
本屆展會共有國內外參展單位452家,分別來自美國、英國、加拿大、德國、法國、比利時、荷蘭、意大利、瑞典、芬蘭、瑞士、馬其頓、俄羅斯、土耳其、新加坡、日本、韓國、印度及中國(含大陸及港澳臺)19個國家,其中國際展商108家,國內(大陸)參展單位共344家。中國的三大玻璃纖維企業巨 石集團、泰山玻纖、重慶玻纖及OCV、PPG等國際玻纖巨頭悉數到會,美國亞什蘭公司、金陵帝斯曼樹脂有限公司、巴斯夫(中國)有限公司、雷可德、常州華日、常州天馬、肇慶福田、華昌聚合物、江蘇亞邦等國內外大型樹脂企業均設有展位,多家復合材料設備公司利用現場進行演示,新型的多向、三維增強材料品種繁 多,熱塑性產品的技術及應用也呈迅猛發展之勢,標志著復合材料水平的進一步發展,新的工藝技術和工藝設備也更符合復合材料品種增多、應用多樣化及趨向高附加值產品的發展要求。
本屆展會整體上體現了兩大特點:一是高性能纖維增強材料的展出比例顯著增加,據統計共有67家參展商的參展業務涉及碳纖維及織物的制造與銷售,有21家參展商的業務涉及芳綸纖維及織物的制造與銷售。中外知名碳纖維企業的集體亮相,日本東麗公司、東邦公司、三菱公司,美國Zoltek公司,土耳其 AKSA公司,德國SGL公司、Saertex公司,臺塑集團等碳纖維制造商均設立了展臺,中復神鷹、山東光威集團、江蘇恒神、藍星纖維有限公司、中石油吉林石化等國內碳纖維原絲生產企業的也均展出了各自的最新產品。值得一提的是,一批為航天航空領域提供材料、制品及裝備的企業和院所參展商繼續參展,碳纖 維、芳綸纖維增強的夾芯結構、蜂窩結構等高品質、高性能的航空級復合材料產品及相關的裝備不斷增加,國外著名的先進熱壓罐生產商意大利特魯茲公司、美國 ASC公司、日本羽生田公司及國內的美洲豹特種設備公司、泰安的富爾金豪公司在會上同時亮相,引起專業觀眾的極大興趣;二是本屆展會展出的裝備自動化水平大幅提高。一批自動化設備制造商上海信奧數控設備有限公司、意大利貝羅蒂數控機床有限公司、格柏(上海)工業數控設備有限公司、杭州愛科科技有限公司、寧 波經緯數控設備有限公司紛紛攜帶裝備現場演示,尤其是首次在中國復材展上亮相的上海發那科機器人有限公司現場演示的機器人裝備體現了自動化生產的優勢。這一系列高性能的先進裝備使“中國復材展”的展出水平又有進一步的提升。
本屆展覽會室內展出面積33500m2,應用范圍涉及到建筑、能源、汽車制造、航天航空、交通運輸、船舶制造以及環保、污水處理、體育用品等眾多行業,充分展示了近年來復合材料應用領域在我國的不斷發展。多數國內外專家一致認為, “中國國際復合材料展覽會”規模與水平不斷向國際靠攏,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國際展商與觀眾,其展出內容代表了當今世界及國內復合材料行業的先進水平,其中不 少出自國內的合資或民營企業,反映了國內企業與國外技術的接軌正在加快,也從側面印證了中國復合材料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全球最大的復合材料展會的主辦方法國JEC傳媒集團總裁MUTEL女士在2012年“中國復材展-JEC”創新產品獎頒獎儀式上發表講話,認為“中國復材展”與“JEC復合材料展”已經成 為業界歷史最為悠久,影響最為廣泛的兩大展覽會,雙方的合作將為行業的發展注入最大的動力。自2007年開始,中國取代日本和美國,成為復材行業的主導國 家。后兩者為爭奪此地位的競爭在此前已持續多年。據統計,本屆展覽會總參觀人次達到19553人次,共接待來自國內外63個國家和地區的專業參觀者 10072人,其中海外專業觀眾751人,包括來自日本、韓國、印度、泰國、俄羅斯的專業代表團。另外,來自參展商的代表5176人出席了現場三天的展覽 活動。
我國復合材料行業經過50多年的發展歷程,取得了輝煌的成績。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幾年在能源、交通運輸、環境工程、航空航天等巨大市場需求牽引下,復合材料得到了高速發展。然而復合材料行業也面臨著發展方式、環境壓力、市場競爭等嚴峻的問題和挑戰。復合材料回收利用問題已經成為阻礙復合材料 發展的關鍵瓶頸問題之一。為使我國復合材料行業可持續地健康發展,展會組委會于9月5日下午,特邀請國內外著名專家、學者參加同期舉行的以“復合材料可持 續發展之路-復合材料回收利用技術”為主題內容的專題研討會,分別就國內外高性能纖維專利保護現狀、復合材料廢棄物回收與再利用、日本FRP再資源化動 向、可降解環氧樹脂技術、國內不飽和聚酯樹脂行業環保治理發展現狀、中國復合材料行業經濟運行現狀等若干問題進行了深入地探討,受到行業內人士的熱烈歡迎。
同時展會現場還舉辦了42場技術講座和豐富多彩的技術演示活動,這些活動對促進我國復合材料工業的長期可持續發展起到積極的推進作用。
為展示我國近年來復合材料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推動我國復合材料行業技術創新及節能環保技術進步,加快新產品開發及應用,自2003年第九 屆展會起,中國國際復合材料展覽會設立了創新產品展區;自第十一屆展會起,又進行了創新產品評選活動,引起國內外同行及觀眾的特別關注。本屆展會開辟了 270平方米的“創新產品展區”,組委會繼續與世界著名的法國JEC傳媒集團合作,邀請國內外資深專家組成評審小組,對參展的30家公司申報的32項創新 產品進行了評選,最終評選出三大類11項產品獲得創新產品獎并進行現場頒獎活動。分別是原料類:畢克化學公司的模塑料SMC/BMC用加工助劑BYK-P 9065, BYK-P 9051 、伯龍三維復合材料有限公司的三維織物增強體外墻保溫材料;應用類:上海玻璃鋼研究院有限公司的骨架型天線罩、北京中材汽車復合材料有限公司的長纖維增強塑料托盤、廈門鴻基偉業復材科技有限公司的碳纖維復合材料汽車輪轂、振石集團華美復合新材料有限公司的低密度SMC模壓大摩托艇、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的電動汽車用連續纖維增強尼龍6復合材料地板、武漢理工大學和國網電力科學研究院武漢南瑞有限責任公司合作生產的改性聚氨酯復合材料桿塔、哈爾濱玻璃鋼研究院的碳纖維復合材料成像鏡殼體、北京納盛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熱塑性復合材料小型風電葉片;工藝技術及設備類:福建海源自動化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的在線配混長纖維增強熱塑性復合材料模壓成型成套裝備。2000-2001的兩年間,在復材領域的專利申請中,中國所占比例僅為4%。短短十年之后,這個比例躍至49%。2001年至2007年間,中國申請的專利數以年均32%的速度迅猛增長。這些都是支撐中國復合材料行業不斷發展的基礎。
本屆展覽會目的是進一步展示國內外玻璃鋼/復合材料科技和工業的最新發展及成果,擴大中國與世界各國和地區在該領域的技術經濟交流、合作及貿易往來,促進我國復合材料行業更快的發展。經過各方面的努力,基本達到了預期的目標。
由于世界先進的復合材料企業的參展,第十八屆復合材料展的總體展出水平比往屆又略有提高,屬于高新技術的碳纖維、芳綸纖維、玄武巖及其復合材料的展出內容有所增加。參展企業展出水平的提高,反映了企業實力的增長,也反映了對展會平臺的認可。外商普遍反映效果良好,國內大多數廠家也對本屆展覽會取得的效果表示滿意。
第十八屆復合材料展受到多方面的好評,但是在展覽會過程中及從不少有識之士反映的意見中,使我們認識到:由于復合材料行業在世界范圍內發展極 快,參展的國內外不同廠家之間,在經營規模、技術檔次、設備和產品的先進程度、管理水平等各方面都存在著巨大的差距,尤其在目前全球經濟放緩及歐債危機蔓延的形勢下,中國制造企業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難與挑戰。如何利用“中國國際復合材料工業技術展覽會”這一平臺為參展企業創造更多的途徑與機會,是我們今 后工作的主要方向,我們還要克服不少困難,不斷縮短與高標準國際性展覽會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