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以來,全球經濟延續低迷態勢,經濟市場的不確定性與化工市場的波瀾起伏交織在一起,也為中國塑料市場的整體運行帶來了一些迷惘。擴大生產規模還是縮減現有產量,成為了擺在企業面前的一道異常艱難的選擇題。而筆者認為,保守發展此時是最可預見也最穩定的發展方式,這也恰恰是大多數企業的抉擇。但從來“時勢造英雄”,朱元璋揭竿起義一舉成為明朝皇帝;李自成困境驍勇自立為王,這樣的舉動在當時無益于盤古開天辟地。變則通,不變則隕,在現代社會,也有少數這樣的企業希望通過變革創新,逆勢而上。
近日,國內知名改性工程塑料企業——明州控股集團旗下:浙江賽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獨立運營;這一舉動如石破天驚,掀起了改性塑料市場的變革話題。作為一名業內人士,筆者于第一時間趕赴賽日科技,對浙江賽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許劭同進行了深入的訪問。
筆者心中有為的企業家總是嚴謹長者的模樣,初見許總,頗為訝異,方知年輕有為一詞的出處。長相帥氣,笑容明朗,整個人透出的是儒雅大方的成熟氣息,成為了筆者對許總的第一印象。
浙江賽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許劭同
“塑料新手”有經驗帶領企業求發展
與很多從參加工作就進入改性行業的人不同,許總之前一直從事家電,貿易類等終端產品行業。用許總的話說,“在塑料領域我還是個新手。”
縱觀行業,企業的發展之道大有不同但本質卻相同。對于如何將之前成熟的管理經驗引入到工業領域,進而植入到賽日科技的發展之道里,許總有著自己的看法。做企業就是建班子、定戰略、帶隊伍;在不斷的實踐中去修正、完善、創新;“之前我一直在做終端產品的工作,終端產品競爭格局與塑料行業是大不一樣的。可以說,終端競爭的火藥味比工業市場更濃烈,競爭形式也更直接更激烈。每逢節假日,各種商業活動,各種打折促銷、各類廣宣活動,無論線上線下異常熱鬧,品牌之間的競爭,終端商之間的競爭,真是百家爭鳴,各放異彩;這種商業競爭也讓很多廠商苦不堪言,很多廠商就是在這樣的日子里慢慢死去;所以一個企業要保持強大的競爭力就必須擁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雖然塑料改性在整個產業鏈屬于下游,但對于技術開發,新產品研制的要求非常高,這也是保證一家改性企業立足市場的基本法寶;相比傳統終端行業,塑料改企業在技術創新的需求點更高一籌”。
在國內改性材料行業里知名企業品牌并不多。用許總的話說:我們買電腦,有華碩、戴爾、聯想;買洗發水,有多芬、潘婷、海飛絲,買手機有蘋果、HTC和諾基亞,這就是終端市場,需要消費者從多個角度來選擇,包括產品知名度、終端形象、促銷活動、產品款式和售后等方面來綜合考慮選擇購買。但塑料行業處于產業鏈的下游,在整個行銷上的方式方法大不相同;所以在配置銷售隊伍及培訓銷售人員工作技能上都會從更專業化的路線進行;我們涉及到銷售談判、研發進程、試樣和改進,小批量試產,合同簽訂的過程,正式合作的過程需要幾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需要協調公司內幾乎所有部門共同參與,最大程度保證客戶完全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