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26日印發《玻璃纖維行業準入公告管理暫行辦法》,這項文件系工信部加強玻璃纖維行業準入管理,落實此前公布的《玻璃纖維行業準入條件(2012年修訂)》的措施。與2007年2月1日開始實施的《玻璃纖維行業準入條件》相比,新修訂的準入條件在企業生產布局、工藝與裝備、能源消耗、環境保護和產品質量等方面提高了行業的準入門檻。工信部要求,省級工業主管部門須于每年6月底前將符合準入條件要求的企業申請材料和審核意見報工信部。經復核符合準入條件的企業,在工信部網站上進行公示。
我國玻纖產量增長迅猛,今年一季度全國玻璃纖維產量為70.3萬噸,同比增長11%。分析人士認為,玻纖行業準入條件提高有利于遏制行業重復建設和盲目擴張,緩解產能過剩現狀,玻纖低檔產品產能的盲目擴張勢頭將得到控制,有利于促進產業結構升級和行業健康發展,對行業龍頭企業發展帶來利好。
宏源證券表示,我國整體玻纖行業的發展驅動力在于:(1)全球經濟的回暖;(2)低碳背景下復合材料對傳統材料的替代范圍擴大;(3)技術推動下的玻纖下游產業向我國的持續轉移。
我國玻纖企業的未來發展方向在于:(1)短期依靠產業聯盟協調發展,長期扭轉單一管理模式,打通全產業鏈;(2)技術創新引領產品結構高端化升級;(3)產品 服務定制化解決方案,打造獨特核心競爭力。
低碳經濟看好玻纖替代。隨著歐美經濟逐步復蘇,玻纖需求有望轉暖,加上目前供給面產能有所控制,未來供需壓力不大。另外從每立方米強度價格及能耗來看,玻纖僅有鋼的40%,鋁的10%,未來替代傳統材料,將使全球玻纖行業產值至少增長四倍以上。
宏源證券稱,行業推薦標的為中國玻纖和長海股份。中國玻纖作為上游玻纖紗的龍頭,央企背景資金雄厚,產能位居全球第二,下半年歐美經濟刺激加碼有望需求上升;長海股份作為下游玻纖制品的新領軍人物,通過募投使得玻纖氈制品產能翻番,同時初步在產業鏈上中下游實現縱向協同,獲得技術壁壘和成本優勢,進入高速增長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