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體制障礙讓風電“穩健”發展
來自能源界多位專家認為,我國要從根本上破解市場消納的瓶頸,僅靠電網企業主動履行“社會責任”是不夠的。消除體制障礙,建立一套有利于風電等新能源產業發展的新體制,是推進風電穩定健康發展的關鍵!鞍l展風電是我國能源戰略中一個穩定而重要的方向,風電將成為中國能源一個綠色支柱!敝袊こ淘涸痹洪L杜祥琬院士指出,“但由于在技術、管理、特別是體制機制上存在一系列問題,我們不能指望風電的發展會一帆風順!睋私,歐洲近年來風電并網率高、市場消納好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建立了嚴格的監管體制。據歐洲風能協會主席C hristian K jaer介紹,為確保風電獲得優先并網的機會,歐盟設立了一個對27個成員國都具有約束力的目標,到2020年要保證10%的電力來自陸上風電,還要有部分來自海上風電;同時,歐盟還在法律上建立具有約束力的監管框架,各成員國要做到“不被起訴”,就要定期向歐盟報告其電網發展情況及風電并網情況。
不過,令風電界人士欣慰的是,我國風電發展中的體制性問題已經引起國家主管部門的高度關注。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劉琦指出,我國傳統能源體系、管理體制和政策措施已不能完全適應風電等新能源發展的需要。“我國要加快風電發展,必須破除體制機制的障礙和束縛。”劉琦強調指出,一要加強電力系統建設,擴大配置風能資源的范圍,建立更大區域的電力市場,推動風電在更大的電力市場中消納;二要完善政策法規體系,落實可再生能源法,完善配套政策,研究制定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制,促進風電全額保障性收購;三要優化風電開發布局,堅持集中開發與分散發展并行。優先建設市場條件好的陸上風電,積極穩妥發展海上風電,保持適度風電建設規模;四要創新風電利用方式,適應風電間歇性的特點,開發動熱農業提水灌溉,促進風電就地消納。五要加強同世界風電技術發達國家的合作,提升風電裝備水平,增強中國風電企業創新能力,參與國際標準和規則的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