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春季長絲織造產業調研報告
2012-3-12 來源:中國紡織報
關鍵詞:長絲織造產業 調研報告
2月13日~18日,在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長絲織造協會會長徐文英帶領下,中國長絲織造協會相關人員共同前往江蘇省吳江市盛澤鎮、浙江省嘉興市秀洲區王江涇鎮、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等產業集群進行了為期6天的實地走訪。這次調研的重點集中在春節后企業的開工情況和對后市的判斷,以及企業面臨的用工壓力、融資壓力、節能壓力等方面。在舉行了4次座談會,走訪了18家長絲織造及相關企業,收回了現場調查問卷42份后,長絲行業的現狀躍然紙上。
行業:整體向好
調研中,4成的企業認為今年市場形勢會好于去年,4成的企業認為總體經營形勢會與去年持平。調查結果顯示,與上一年度相比,企業對市場形勢繼續高速增長的預期雖有所下降,但還是有近80%的企業對市場抱有信心。
調研統計顯示,從影響企業生產經營的主要因素來看,2012年,92.9%的企業認為用工成本會持續上漲,這一比例比2011年下降了近5%;54.8%的企業認為原料成本會繼續增長,這一比例比2011年下降了19%。這表明,2012年用工與原料成本的壓力會比2011年有所緩解,但資源成本和財務費用的支出壓力保持不變,超過80%的企業認為資源成本與財務支出費用會繼續上漲。
市場:“忙”與“閑”共存
開工率超過90%
春節過后,各地長絲織造企業開工情況普遍較為理想。盡管最初幾天員工到崗率不及往年,在70%左右,但2月以后,員工基本到崗,絕大多數企業都已正常生產。盛澤、王江涇的長絲企業開機率在90%以上,整體開工沒有受到太大影響。
盡管企業能夠正常生產,但并不意味著能夠正常銷售。目前企業銷售兩極分化較為嚴重,優質企業的暢銷產品供不應求,多數訂單生產已經排到5月底,有的甚至已經排到了六七月份;但一些產品檔次較低的中小企業庫存壓力明顯加大,訂單難覓。
仿真絲產品羽絨服面料依然走俏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產品的種類、性能以及附加值決定了企業能否最終占有市場。目前,仿真絲產品依然俏銷;由于2012年的冬季比往年寒冷,從某種意義上帶動了羽絨面料的需求,尤其是高檔錦綸羽絨面料更是受到市場好評;此外,隨著80后結婚高峰的到來,加之人們消費觀念的改變,市場對新娘禮服面料(錦綸差別化)的需求加大;短期來看,2011年9月開始暢銷的羅緞市場需求量依然很大,但這種產品屬于常規品種且季節性較強,估計買方市場最多維持到3月底。
2010年以前普通長絲織造產品大受歡迎。但近兩年來由于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導致競爭加劇,巴西、印度、韓國、泰國等也紛紛進軍長絲市場,從而壓縮了我國長絲織造產業的市場空間。因此,尋找適銷對路的產品,對長絲企業來說是較為緊迫的問題。
國際市場不景氣
就整個市場而言,國際因素對我國紡織業的影響很大。人民幣對外升值對內貶值的情況是造成出口企業效益下滑的主要原因。歐債危機使得整個歐洲市場不景氣,使得調研中的多數企業表示要轉向國內市場,這勢必會加劇國內市場的競爭。
調研中部分企業表示,目前對美日的出口尚可,客戶數量沒有減少,只是客戶下的訂單數量有所下滑。這表明市場依舊,只是需求乏力。但是歐美國家越來越多的貿易保護措施正打擊著企業對國際市場的信心。因此,如何保護好自身在國際市場的占有率,以及如何應對貿易風險是長絲企業在2012年必須面對的問題。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