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一群環保志愿者募集資金2.5萬元,購買儀器自測PM2.5。近4天來,他們通過新浪微博,連續發布了4天“空氣日記”。其中兩天的PM2.5監測結果不容樂觀,引發網友關注。
昨日,記者聯系上志愿者牽頭人“武陵老樵”。這位不愿公開自己姓名的志愿者,詳細介紹了從產生念頭到購置儀器、實際監測的過程。據了解,北京有一個名為“自然之友”的民間環保組織。近幾年來,武漢相繼有約80名志愿者成為該組織的會員。“武陵老樵”是青山一家大型企業的員工,也是志愿者中的活躍人士。
去年10月,PM2.5(空氣中直徑等于小于2.5微米的顆粒)成為公眾關注的熱點話題。北京、上海等地的環保志愿者,相繼發起“我為祖國測空氣”環保活動。活動通過網上募集資金,購置檢測設備,然后交由各地志愿者操作發布。
今年,“武陵老樵”在志愿者群內提出“我為武漢測空氣”的設想,得到群友積極響應。志愿者們參照外地模式,通過一個公開賬戶,很快募集到購置檢測儀器所需的2.5萬元。8日,一臺“多功能激光粉塵儀”購置到位。
11日至昨日,“武陵老樵”在武昌友誼大道連續監測,并通過新浪微博發布結果。記者在新浪微博上看到,其發布的內容包括監測儀器、監測值、等級評估、監測地點、監測時間、監測人等。其中12日、13日某個時刻的監測結果不容樂觀。
在發布內容中,“武陵老樵”特別附上了一句說明:“我們能保證此監測值是此人于此時、此地用此設備測出,無其它保證。”他坦承,因志愿者并非專業人士,無法保證監測方式和流程絕對科學合理,僅希望通過這一行動,吁請更多人來關心環保問題。
對此,武漢市環境監測中心站自動化室王主任介紹,環保部門主要依據《國家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來進行空氣質量的監測,用到的方法有振蕩天平法和貝塔射線法。從所用的設備到技術規范,都有一整套嚴格的標準。從志愿者們目前的操作方法來看,其設備、監測方法等都不符合國家規范,監測時間也太短,不是很科學。
武漢市環保局宣教中心有關負責人介紹,按照國家規定,省會城市需在今年進行PM2.5值的監測。目前,武漢市已在全市6個點位安裝了監測PM2.5的設備,其余設備還將陸續安裝調試,具體發布PM2.5值的時間尚不確定,但不會遲于今年底。他表示,應該肯定民間人士對于環保事業的這種熱情。只要其在法律法規允許的范圍內活動,環保部門樂意與民間人士溝通和探討環保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