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會想到,“中國第一胎”制造者竟是坐落于仙游楓亭經濟開發區的福建省海安橡膠有限公司。目前,記者慕名專程前往采訪。
走進寬敞明亮的生產車間,只見工人們正在熟練地操作。據公司副總經理廖新明介紹,正是看準巨型工程子午線的國內市場空白,該公司之前一直在江西、遼寧、山西和貴州等地從事礦山巨型輪胎的翻新經營,并依托曾以巨型工程子午線活絡模翻新技術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的技術優勢,2005年底,在我市“民資回歸”的招引下,毅然決定返回老家投資生產巨型工程子午線。占地474畝,首期注資3億元的福建省海安橡膠有限公司,經過3年的緊張施工,終于于2008年建成并投產。
為了確保自己的產品具有國內領先水平,公司斥資從荷蘭引進最先進的VMI帶束層和胎體生產及設備運用系統。在技術研究方面,走“強強聯手”可持續發展路子,與國內行業權威北京橡膠工業研究設計院、國外專家共同攻關。經過不懈努力,于2008年6月30日生產出被譽為“中國第一胎”的巨型工程子午線37.00R57輪胎,填補了國內空白,成為世界上繼法國米其林、日本利司通、美國固特異、意大利倍耐力之后,國內第一胎全鋼巨型工程子午線輪胎。之后,公司又在此成功的基礎上,陸續生產出40.00R57、36.00R51等規格產品,并先后投產到男芬鐵礦、德興銅礦等礦山使用。在不同的氣候、作業環境和礦山的石頭硬度、爬坡運距等,經一年多的批量使用,檢測結果顯示:載重負荷復合標準要求,使用性能安全可靠,耐磨、耐扎刺、散熱、抓著力以及使用壽命可與進口輪胎相媲美。2009年4月26日該產品質量技術獲得國家行業部委鑒定,也是國內唯一一家通過鑒定標準的生產廠家。
如今,經過幾年的滾動發展,目前該公司擁有職工1500多人,年產值約3個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