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產潮終成行業夢魘
老企業忙著提產量,搶占市場份額;新企業寄望搭上順風車,分得一杯羹。個體理性的結果是集體的非理性,化纖行業如今已是不堪重負,新產能也由香餑餑變成了燙手山芋。
需求低壓、產能高壓,當前化纖行業的不景氣,很大程度上也是產能過度擴張自釀的苦果。
相關統計顯示,2010年以來,化纖行業投資額呈現快速增長趨勢,其中2011年全年投資額高達734億元,為2009年2.7倍,主要集中在滌綸及其他合纖行業。
有機構預計,投資帶動聚酯產能顯著擴張,繼去年增加400萬噸后,今年預計將有700萬噸新增產能投放,現有總產能約為3275萬噸。
華瑞信息總經理、中國化纖信息網主編賴天明表示,近期化纖行業產能的集中釋放對市場的沖擊很大,需求的確有萎縮、但占比不大,而供應大幅增加顯然加劇了過剩的狀況。
“紡織行業是充分市場化的行業,哪個環節好,大家就會一擁而入。金融危機后,寬松政策下市場快速復蘇,而越接近終端見效越快,投資周期也越短。具體來說,織機、加彈機投產周期在3個月左右,聚酯為1年,PTA需要2年,對二甲苯(PX)則為3至4年。從周期上看,今明兩年恰好是聚酯的投產高峰。”賴天明稱。
談及產能擴張,錢宏濤多少有些無奈。由于2010年行業利潤高,多數化纖企業都上了新項目,很多外來者也逐利加入。恒源化纖的新工廠日產預取向絲(POY)100多噸,還配套增加了20臺加彈機。廠區內原料庫存隨處可見,新項目投產已有時日。
“我們公司成立了5年,之前算是抓住了化纖最火的黃金時代,從2007年上半年開始,加彈機逐漸增加,產能擴張主要集中在去年和今年上半年。剛來衙前鎮的時候,生意還不算太好,后面就遇上了行業更新,這趟大行情使得初始1個多億的投資,3年就賺了回來。公司總經理是明華村人,同村的很多人看到行業這么火也都進來投資。”錢宏濤表示,類似的跟風情況在業內很普遍,加上設備更新可以抵稅,政策刺激更是加速化纖企業產能的大幅擴張。
老企業忙著提產量,搶占市場份額;新企業寄望搭上順風車,分得一杯羹。然而好景不長,個體理性的結果卻是集體的非理性,化纖行業如今已是不堪重負,新產能也由香餑餑變成了燙手山芋。
“我們部分設備已經退掉了,寧可損失5%~10%的訂金。”
錢宏濤稱,去年不少企業的產能已經釋放,由于化纖行業產品同質化嚴重,產能擴張后市場競爭愈發激烈。今年很多工廠都放慢了擴產節奏,開弓難有回頭箭,有些企業勉強上馬,但設備開不開還很難說,“以前終端需求好的時候沒感覺,其實那也是資金投出來的,新廠的處境就難多了,電費和人工成本漲得也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