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常州鮮花盛開,活力迸發。18日,由中科院長春應化所主辦,江蘇省科技廳、中科院南京分院、常州市人民政府、常州市天寧區人民政府支持的“寬溫區大容量鎳氫電池產業化項目投產剪彩儀式”在常州隆重舉行。
中科院副院長施爾畏,常州市市委常委、組織部長張春福,中科院院地合作局副局長孫殿義,中科院長春應化所所長安立佳,常州市天寧區區委書記史志軍,常州市天寧區區長陳正春,中科院南京分院副院長谷孝鴻,常州市發改委副主任周云東,常州市經信委副主任張志強,常州市科技副局長呂衛明等領導和來自相關科研院所、高校和常州市的企業家代表等共同參加了這一科技盛典。
剪彩儀式由中科院長春應化所副所長周光遠主持。
長春應化所所長安立佳在項目投產剪彩儀式致辭中感謝常州市和天寧區政府在常州儲能材料與器件研究院建設發展、鎳氫電池產業化項目和多項科技成果在這里轉移轉化中所給予的鼎力支持和大力幫助。他強調,多年來,特別是2009年以來,應化所和常州市的所地、所企合作不斷向縱深發展,市、區領導和研究所領導間的高層溝通交流已成長效機制,研究所與企業間的對接、合作,加速了多項科技成果在常州這片熱土上生根開花結果。
安所長在充分肯定儲能院三年來在戰略定位與科技布局、硬件支撐與平臺構建、人才凝聚與聯盟建設等方面所取得的階段性重要進展后指出,經過三年的艱苦努力,儲能院已完成了起步創業階段,正在向新的發展目標開拓奮進。
在談到應化所在鎳氫電池產業化開拓中所取得的創新成果時,安所長指出,面向國家交通、國防和寒冷地區電動汽車、太陽能、風能發電等對新型儲能電池的重大需求,我所著力與常州市和天寧區政府的協同創新,突破了寬溫儲氫合金的核心技術,發展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寬溫區、大容量鎳氫電池(組),建成了國內領先的全自動化生產線。項目建成后,可生產AA型、AAA型、SC型、C型及D型的系列鎳氫電池,預計可年產電池1000萬節,實現年銷售收入3000萬,利稅500萬元以上。
常州市市委常委、組織部長張春福代表常州市委、市政府在剪彩儀式上指出,寬溫區大容量鎳氫電池產業化項目在常州正式建成投產,這是中科院長春應化所不斷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和規模產業化所取得的又一創新成果,是常州市和長春應化所在政產學研建設中綻開出的又一朵絢麗的鮮花,標志著雙方的合作創新進入了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
張部長指出,從全面提升區域創新能力,推動常州經濟實現新一輪跨越發展的目標出發,在“南征北戰,引進大院大所”戰略方針的指引下,2009年,常州市政府與長春應化所簽訂了共建協議;2010年,中科院長春應化所常州儲能材料與器件研究院正式落戶常州市天寧區。三年來,儲能院在不斷強化項目部署和平臺建設的同時,著力加強鎳氫電池產業化生產線的建設,取得了令人可喜的創新成果。
張部長強調,“寬溫區大容量鎳氫電池產業化”項目投產,對增強常州市儲能行業綜合競爭力,加速產業鏈的形成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常州市各級職能部門將一如既往地關心支持這個項目,全市有關部門要繼續做好各項服務工作,天寧區更要盡全力幫助建設好這個項目,確保項目在產業化投產后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績。
張部長希望,長春應化所更多的項目落戶常州,通過雙方的共同努力與真誠合作,實現共同的發展和繁榮。
在熱烈的掌聲和音樂聲中,施爾畏副院長、張春福部長、孫殿義副局長、安立佳所長、史志軍書記、陳正春區長等領導為鎳氫電池產業化項目投產剪彩。
剪彩儀式后,施爾畏副院長、張春福部長等領導和嘉賓在安立佳所長和周光遠副所長的引導下,興致勃勃地參觀了鎳氫電池產業化生產線。每到一處施副院長等都駐足觀看,并就該生產線的技術創新含量,自動化程度在全國的比較優勢,有哪些是我們自主創新的、現在可生產哪些電池,生產成本和生產能力,特別就鎳氫電池與鋰電池在目前國內市場上所占的份額等進行了詳細詢問。當聽到該產業化生產線是目前國內技術含量和自動化程度最高的一條生產線,并具有較好的均一性和穩定性時,施副院長非常高興,并勉勵長春應化所再接再厲,不斷為我國新能源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培育和發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