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公眾環境研究中心等五家環保組織發布在華紡織行業污染調研報告,李寧公司、阿迪達斯、耐克等諸多知名企業供應鏈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防治違規情況,多存在企業排污量大、用水效率低等問題。
過去的企業關心的是企業、消費者兩者之間的互動,而如今已加入了社會,這就是所謂的社會市場營銷概念。
屬于輕資產運營的公司,一個價值鏈的管理者,供應鏈當然是其價值鏈另外一種有形的載體,因而其的確需要承擔部分責任。
作為知名企業,其應該把企業的價值觀真正影響到整個價值鏈中,在每個環節做好相關的消費者權益保障。
但是同國際品牌比較而言,中國企業的毛利率水平有限,這意味著,給到制造企業的制造成本、制造費用也不如國際企業的高。這樣的企業來說,必然在執行社會責任的同時,還要把成本控制的弦繃住。
很難用完全道德的標準來要求企業的經營行為,畢竟企業更多考慮的是在不違法的情況下追求最大效益。比起單憑企業個體去改變局面,從國家的質量標準、行業的質量體系上去把握一個整體性的足夠認知的高度,或許更為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