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順政策正逢其時
每一次國際油價大跌之時,也正是國內理順油價的最佳時機。
錢其連強調說,目前,國際油價有望持續回落在100美元/桶以下,而在80美元/桶的價位區間內,政府主管部門應該乘勢而上,梳理與市場發展相悖的法規政策,深化中國石油(9.14,-0.07,-0.76%)市場系列改革。
從2008年開始,國內汽油與柴油的價差逐步拉開,價格間懸殊極易導致了柴油"批零倒掛",由此間接或直接引發接連不斷的"油荒"事件。統計數據顯示,去年4月,國三汽油與0#柴油價差達到865元,今年4月,國三汽油與0#柴油價差達到620元;目前價差已達845元。
值得注意的是,每當柴油價格明顯低于汽油價格時,受追逐利益最大化的驅動,地方煉廠或煉油企業,都會適度或突然減少柴油生產。這一個不爭的事實,一直在影響成品油市場的正常運行。
依據多年的市場研究,錢其連建議價格主管部門,對定價政策進一步完善,把汽油與柴油的價格差控制在400元內,由此調動煉油企業積極性,避免再度上演開工不足,根治一些利益集團連年訴說煉油虧損的頑癥。
在2010年,國家石油儲備體系首次向民營企業開放。當時有6家企業最終獲準參與國家石油儲備,其總庫容能力為150萬立方米,相當于大連國家石油儲備基地總庫容的一半。此后,國家石油儲備中心受到來自各層面的施壓,兩年過去并未再出現新動作。
既能增強國家石油儲備能力,又能拓寬民營油企發展空間,"藏油于民"理應成為國家石油戰略的重要方針。據江蘇石油化工商會提供的數據,江蘇全省具有一定規模的油庫有18家,其中25萬立方以上儲量的油庫共7家。
中國商業聯合會石油流通委員會此前上書國家發改委,建議"依據國家石油儲備的整體布局,可在每個地區,先優選2-3家企業加入國家石油戰略儲備行列,隨后根據需要逐年擴大。"
利用國際油價下跌的時機,獲得低價的油氣資源,對中國石油儲備有益,對中國成品油市場也同樣有益。"放開原油成品油進口權,在操作層面上要有合理的實施細則,更要考慮有益于未來民營發展。"錢其連指出。
根據有關機構建議,目前,煉油企業年生產達到700萬噸或800萬噸的煉油能力,且產品質量符合規定的標準,國家應給予一定的原油進口權;零售企業零售總額達到30萬噸以上,且有10座以上加油站經營網點的,國家應給予一定的成品油進口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