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后勤部軍需裝備研究所施楣梧談阻燃纖維發展方向
2012-7-16 來源:中國紡織報
關鍵詞:阻燃纖維 總后軍需裝備研究所 施楣梧
纖維強度與舒適性不可忽視
主持人:在技術水平有了一定進展后,國內的企業在市場開拓方面呈現哪些特點?
施楣梧:我國的阻燃纖維生產還體現出各自為戰的特點,即每個阻燃纖維生產企業首先為了自己產品的銷售,盡一切可能要使用自己的那個品種的纖維。當然國外也是如此,比如有一個大公司的“93-5-2”配方,即93%間位芳綸、5%對位芳綸、2%導電纖維,除了在某些使用場合有一定的合理性以外,多數場合并不合理,有實驗證明添加5%對位芳綸的直接效果是強度下降17%左右。因此也有人認為設計這個配方的一種可能是搭配銷售同一企業的纖維原料。
因此,應該有人、有單位不存門第之見地對各種阻燃纖維,純粹從性能和價格考慮進行精細的配方研究,以及針對各行各業所需的阻燃防護紡織品的各種具體需求,進行以最終產品的使用性能和性價比為目的的研究,這樣才能真正開拓出社會所需要的、符合目前市場需求的阻燃紡織品。
主持人:針對這樣的問題,企業怎樣才能少走彎路,盡快提升國內阻燃行業的競爭力?
施楣梧:除了要精細研究多種阻燃纖維的混配方式、尋找協同效應外,還要研究產生這種協同效應的機理,研究獲取非均勻結構的紡紗和織造方法,將各種阻燃纖維安排到織物的特定位置,以便充分發揮其阻燃、強度、手感、保暖、舒適等作用。
在觀念上,應該建立這樣一種認識:在耐高溫阻燃紡織品的眾多指標中,多數時候阻燃性能不應該作為首要的指標。因為阻燃制品多數是“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的狀態,即穿著防火服裝的絕大多數時間內是不著火的,故在絕大多數時間內,強度、舒適性是最重要的,如果穿這件防火服裝給人帶來強烈的不適感,那么著裝者肯定不愿穿,這就失去了防護的意義;即使沒有達到絕不舒服的程度,也會影響工作效率;再者,如果面料的強度不夠,也會影響防護效果。
也就是說,對阻燃紡織品而言,應該兼顧強度、舒適和阻燃性能,從經濟性和防護性考慮,甚至應該將強度作為阻燃防護服的首要指標,舒適性放在第二位,然后才是偶爾可能會用到的阻燃性能。
此外,還應該根據阻燃紡織品的不同用途,發展整理型阻燃產品,以及對使用含鹵阻燃劑的阻燃纖維要有公正的評價,在空曠場合使用含鹵阻燃劑制成的阻燃纖維制品,應該還是比較安全的。實際上,在法律層面上,世界各國并不排斥含鹵阻燃劑的使用,對含鹵阻燃劑有非議的只是商業層面的聲音。
而對于采用磷系阻燃劑的產品,也未必沒有非議。在水系富營養化的實例中,環保學者就指出主要原因是洗滌劑中的磷元素在水中富集所致。目前含鹵阻燃劑實際上還是最有效的阻燃劑。
多種纖維混紡力求性能完美
主持人:要做到“性能提上去,價位降下來”,國內的阻燃纖維行業需要突破哪些瓶頸?國外有哪些好的經驗值得我們借鑒?
施楣梧:法國有一個阻燃產品的品牌叫Fitek,其特征就是采用了3種纖維制成混紡紗,雖然這個公司的技術人員不愿意告訴我是采用了哪三種纖維,但其技術思路是明確的。即不可能找到十全十美且價廉物美的阻燃纖維,任何阻燃纖維均有其優點,也有缺點。要讓最終性能兼顧各個方面,滿足各種要求,應該采用多種纖維混拼的方法。實際上,國外高級面料往往不是全毛的,而是由多種天然纖維和化學纖維混紡制得的。
同樣道理,要讓阻燃產品性能上升、價格下降,只能依靠合理的混紡配方的研究,依靠多種纖維各自發揮其作用,最終達到纖維性能可兼顧各方面的要求,且價格相對低廉,這樣具有較高性價比的纖維才能適應我國目前的市場需要。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