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5月份到現在,僅僅兩個月時間,天然橡膠現貨市場價格下跌近2000元/噸,跌幅達到15%左右,滬膠期貨價格下跌幅度也在19%左右。
如此大幅度的下跌,讓一些從業多年的橡膠業人士都感到膽戰心驚。這種現狀是何原因造成?會帶來什么影響?
庫存高企成橡膠價格上行阻力
據分析,歐債問題時好時壞,使投資者對于未來的經濟狀況頗為擔心, NYMEX(紐約商業期貨交易所)原油和外盤期膠對此都反應明顯,國內橡膠期貨受其拖累,下行速度較快。
一般來講,橡膠期貨和現貨是相互影響的,目前在期貨價格下行的趨勢之下,現貨市場同樣不佳是正常的。但這只是一個方面,橡膠期貨現貨是相互聯系的,但供應和需求矛盾才是市場問題的根本原因。
據了解,截至7月21日,青島保稅港區的天然膠、復合膠及合成橡膠庫存,總共22.8萬噸左右,其中煙片2.2萬噸左右,標膠14.1萬噸,復合膠2.3萬噸,合成橡膠4.3萬噸。據統計,僅天然橡膠,較上周(7月14日)統計即增長了0.3萬噸左右。如此高企的庫存量,成為橡膠價格上漲的巨大阻力。
輪胎企業開工率大規模減小
除了橡膠,輪胎生產企業的庫存狀況也令人擔憂,今年以來,很多企業都維持在低開工率的狀態。很多中小型輪胎企業目前已經停工,而大型的輪胎企業,有一些開工率也不足六成。這種狀況,在輪胎生產大省山東省的反映尤其明顯。
“全鋼輪胎的開工率普遍較低,但半鋼輪胎的開工率稍好些。”一位業內人士表示,有的輪胎企業要“放假”5-10天,這樣做就是為了緩解一下庫存壓力。
據悉,雖然下游輪胎企業的“消化”狀況并不理想,但天然橡膠的進口量卻絲毫未受影響。
據海關總署近日發布的數據,今年前六個月,中國天然橡膠的進口量較上年同期增長12.8%,至98.597萬噸。而國家統計局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6月份,國內輪胎產量達8315萬條,同比增長19%;1-6月,全國累計實現輪胎生產4.2043億條,同比增長8.2%。
據以上數據分析,輪胎生產所需用的橡膠量,遠遠低于天然橡膠的進口數量,在此背景下,天然橡膠價格下跌仍然是目前的主流趨勢。而輪胎企業開工率嚴重不足,進一步加劇了這種跌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