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秋,中科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以下簡稱材料所)副所長何曉南問朱錦:“目前你的團隊有哪些比較成熟的技術在研發(fā)?”
朱錦是材料所高分子與復合材料事業(yè)部主任。2010年,他獲得中科院“百人計劃”擇優(yōu)支持,并入選浙江省第四批“千人計劃”。
朱錦想了想,說:“手里還有一個不錯,我寫給所領導吧!
為這句話,他蓄力了三年。
“外行”歪打正著
2006年年底,朱錦攜全家人回國探親。在老家山東省臨沂市的西郊,他被一大片白花花的不知名的東西吸引。被告知是做膠合板的木皮后,他追問:“臨沂做膠合板嗎?”朋友驕傲地說:“臨沂是全國最大的膠合板生產基地!
好奇心驅使著這位科學家去膠合板廠看一看!耙贿M大門就聞到甲醛的氣味,等進了車間,甲醛氣味之大讓我淚流滿面,朦朧中看見幾十位工人在做工。”朱錦說,盡管工廠老板一再解釋,工人只干兩年就換工作,他的心情卻沉甸甸的。
“雖然我沒有做過木材膠黏劑,但我學的高分子科學與膠黏劑有關。作為一名科研工作者,我有責任解決這個問題!彼诟咐相l(xiāng)親面前表態(tài),要做無醛木材膠黏劑。
甲醛是一種較高毒性的物質,被世界衛(wèi)生組織確定為致癌和致畸形物質。含有甲醛膠黏劑的木制品用于室內,甲醛釋放期可長達15年。對甲醛危害的進一步了解,堅定了朱錦做無醛木材膠黏劑的決心,“哪怕做出來一分錢不賺,我也堅決要做”。
妻子高玲玲也是學高分子出身的臨沂人。自丈夫下了決心后,她便自覺地成為幫手。
夫妻倆回到美國,首先著手文獻的檢索。世界各國早已在研究新型膠黏劑,其中最多的是以豆蛋白質作為原材料。
“擺在我面前最大的困難是沒有實驗條件!”朱錦此時是一家日本公司北美研發(fā)中心的環(huán)境友好材料組組長,試驗理所當然不能在公司做。
那么,在哪里做試驗?只有在家里!沒有冷壓機和熱壓機怎么辦?有烤箱和各種夾子!黏合劑沒有木板怎么試?用冰棒的棍子!
沒有專業(yè)的試驗室,沒有專業(yè)的儀器設備,甚至沒有專業(yè)的技術人員,朱錦的試驗做得很狼狽、很辛苦——自己購買甚至設計試驗用具,請朋友代購原料、藥品,嘗試用各種家電充當攪拌機,比如食品料理機、豆?jié){機,甚至還有洗衣機。高玲玲則負責尋找試驗工具和材料。
白天要在公司工作,朱錦的試驗安排在晚上和周末。膠合試驗很簡單:將黏合劑把冰棒棍子黏合,將烤箱作為加熱源、夾子作為壓機壓制木塊,再用水煮來判定小木塊的耐水性。
朱錦想到自己做過高分子納米復合材料,使用黏土有可能增加膠黏劑的初粘性和耐水性,幾經試驗,解決了膠黏劑的冷壓問題并最終完成了小試。
兩個木板材的“外行”“歪打正著”:選擇冰棒棍子做的順紋復合板——順紋的交合度一般比縱橫交錯的大2倍以上。當拿到其斷裂強度大于6的數據時(0.7合格),高玲玲忍不住說了一句:“誰說我們是外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