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異化產品的開發是關鍵 雖然我國塑料市場總體相對低迷,但改性塑料的市場和產能增速高于普通塑料。比如汽車、電子產品的“以塑代鋼”趨勢明顯。在汽車輕量化的需求下,除汽車外板、檔板等車位部件中運用塑料外,燃油系統等的部件“以塑代鋼”需求也很大,如改性尼龍與碳納米管做內部阻隔層等的應用越來越多。電子產品中塑料用量較大的主要是家電業,如彩電、空調等家用電器的平均使用量為每臺1.5~2.5千克。在電子產品中,利用納米管增強做成的聚碳酸酯和聚醚酰亞胺材料在計算機硬件中應用也已成為趨勢。數據顯示,我國人均的鋼鐵和塑料用量分別為600千克和50千克,“以塑代鋼”的開發空間很大。
——塑料產品標準更趨嚴格 歐盟近年來不斷出臺或執行更為嚴格的化學品環境保護標準,抬高了我國塑料產品的出口門檻。例如,2011年2月,歐盟將多種鄰苯二甲酸酯直接列入化學品淘汰名單;2011年7月20日起,歐盟進一步開始實施史上最嚴格的《歐盟玩具安全新指令》,大幅增加了限制和禁止鄰苯二甲酸酯和特定重金屬的種類。所以,利用更為環保的樹脂、填料、助劑等開發更為環保的塑料產品,成為國內塑料行業出口產品差異化開發的發由之路。除了環境因素外,產品的其他功能提高也對改性技術等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比如不少國家對于電子元器件產品中所涉的材料都要求必須有阻燃性,其中近三分之二的阻燃塑料要求達到UL94V-0級,約五分之一的阻燃塑料要求達到UL94V-2級,約十分之一的阻燃塑料則是DIN4102B1級。
——生物基塑料開發成熱點 在全球生物基工程塑料的開發格局中,根據行業背景不同,主要可以分為三類企業:第一類是原先主要從事生物基原料經營的企業,比如美國的嘉吉公司旗下的NatureWorks公司開發的聚乳酸是較為典型的產品;第二類是原先主要從事石化產品、尤其是精細化學品開發的企業,例如荷蘭化工巨頭帝斯曼公司利用70%蓖麻油基材料,開發EcoPaxx產品可用于汽車引擎罩內的熱塑性材料;第三類主要是下游應用開發的廠商,例如不少日本企業進口美國公司的聚乳酸母粒,開發用于汽車、電子產品、玩具的塑料。而我國塑料業在這方面開發力度不夠,與國際先進企業有著較大的差距,是國內塑料業今后發展的方向之一。
總體來看,產品差異化背景下的技術升級將成為未來塑料行業進一步發展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