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奧巴馬政府以中國輪胎擾亂美國市場為由,發起了針對中國乘用車和輕型卡車輪胎的連續三年征收35%,30%和25%的懲罰性關稅。受此影響,2009年10月美國從中國進口的輪胎數量同比驟降50.4%、環比大幅下滑63.3%,當年第四季度進口量萎縮了40.1%。此后,2010年和2011年美國從中國進口的輪胎數量下滑幅度分別達到21.4%、16.1%,雖然在2012年上半年進口量有所恢復,但由于對比基數不斷縮小,絕對進口數量比2008年金融危機時仍下降了四成左右。由此可見“特保案”對中國輪胎出口造成了巨大的沖擊。
隨著三年“高關稅”時代結束,以及面對國內新車銷量增速下滑的現實環境,美國這一巨大的汽車消費市場重新向中國輪胎出口企業敞開懷抱,無疑給國內輪胎業帶來了重大的商機。
今年以來,美國新車銷售表現明顯優于中國和歐盟。據統計,今年前8個月,美國輕型車銷量累計達971.12萬輛,同比大幅增長14.7%。同期,中國與歐盟的新車銷量增速分別為4.1%和-6.6%。如果按照年化銷售預測,今年全年美國新車總銷量有望達到1440萬輛,同比增長12.5%。因此,伴隨著“車輪上的國家”美國車市恢復活力,并再次向中國開放市場,巨大的外部需求刺激有望增加國內輪胎產銷量,進而加快海外膠源采購,有助于提高全球天膠去庫存速度。
據了解,受全球經濟疲軟和輪胎特保案的影響,今年以來,消費國和產膠國的天膠庫存均居高不下。天膠生產國協會預計,截至9月底,三大產膠國泰國、印尼和馬來西亞天膠庫存量合計將達647萬噸,較去年同期的494.1萬噸增長31%。而中國消費市場雖經歷了“金九”需求旺季,但未見明顯去庫存跡象。截至8月末,青島保稅區橡膠總量為25.16萬噸,到了9月末,庫存總量不減反增至25.70萬噸,其中天膠增量均高于復合膠和合成膠的增量。因此我們預計,隨著特保案負面影響的淡化,國產輪胎出口的恢復有望帶動天膠在“銀十”加快去庫存的節奏,并有利于國際天膠價格重獲市場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