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寧夏回族自治區藥監局出臺規定叫停餐飲單位餐具套塑料袋行為,也就是說不管塑料袋是否是合格、食用級產品,一律不許套在碗上,外帶食品如麻辣燙、粥、豆漿等食品一律禁止用非食品級塑料袋。6天過去了,餐飲單位是否還存在餐具套塑料袋行為?11月18日,記者來到各類餐飲企業較集中的新華街商圈采訪后發現,店內用餐碗套塑料袋的少了許多,而外帶食品依然還在使用非食品級的塑料袋。
店主主動聯系消毒碗配送公司
離中午12點就餐時間大概還有半個多小時的時間,朝陽巷一家營業面積不到30平方米的涼皮店就陸陸續續有顧客就餐。記者在這家涼皮店要了一碗炒涼皮和一碗粥,都是直接盛在了碗里。趁店主不太忙,記者詢問店主是否知道我區叫停餐飲業餐具套塑料袋行為。店主告訴記者,以前店里的餐具都套塑料袋,自從上周看了新聞后就不再套塑料袋了,為此,她還專門聯系了一家消毒碗公司從這周開始配送消毒餐具。“雖然成本有所增加,但這樣做畢竟衛生很多。”
當記者問到外帶麻辣燙如何帶走時,店主說出了自己的苦衷。“其實我們也很清楚熱的燙的食品不能直接盛到塑料袋里,可是很多顧客對消毒碗并不放心,在他們看來,‘套袋碗’才是放心碗。”這家店主坦言,小店剛開的時候,有的顧客看到店里的碗沒有套塑料袋,干脆一走了之,為了不影響生意,他們只好套上塑料袋。
最終成本可能轉嫁給消費者
育才巷一家麻辣燙店的老板告訴記者,店內使用的塑料袋大多都是在批發市場上買來的,厚度和質量都與正規的食品袋有較大差距。他雖然不用塑料袋套碗,但是有顧客要帶走的話就要用到這樣的塑料袋。“一般小店用的塑料袋大概2塊一把,一把大概四五十個左右。計算下來,一個普通塑料袋的價格只有四五分錢左右,而超市里用的食品專用袋一個成本要在三毛錢左右。如果外帶食品用食品級專用袋,那最終成本只能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采訪中,永康巷一家經營麻辣燙的老板告訴記者,店里以前有一次性餐盒,可是很少有人買賬,一碗涼皮最多7塊錢,沒有人愿意再加1塊錢打包,為了不影響生意,最終還是選擇用塑料袋打包。
最后,記者來到新華街商圈一家設立在超市內的串串香攤點,這家攤點所有盛食物的鐵盤子都套了一層塑料袋,而記者仔細觀察發現,這些塑料袋都是食品級的塑料袋。
11月18日,自治區藥監局食品衛生監督處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此次專項整治,不論是非食品級還是食品級塑料袋都一律不允許套在碗上,只要發現餐飲服務單位的餐飲具有套用塑料袋行為,食品監督管理部門將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責令改正,并給予警告;拒不改正的,處2000元以上2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產停業,直至吊銷許可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