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荷蘭阿姆斯特丹召開的可再生塑料會議上,一名演講者認為,中國盡管是全球最大的塑料消費國,但在生物塑料方面的潛力卻被遺憾的忽略了。
德國Sus Tech Consult公司的總經理Bruno Rudnik表示,中國有太多的塑料加工企業(yè)不涉足生物塑料。該公司在新興市場推廣清潔技術解決方案。
Rudnik將中國與在生物塑料發(fā)展上走在世界前列的泰國作比較:"中國是世界最大的塑料消費國,但生物塑料市場仍很小,盡管在人口數(shù)上比泰國要多出二十倍,而且GDP更高,化學品需求也高出50倍之多。"
Sus Tech Consult公司今年對國內100多家塑料加工企業(yè)進行了一項調查,了解他們對生物塑料的態(tài)度。在受訪企業(yè)中,75%為本土企業(yè),25%為中外合資。
95%的受訪企業(yè)表示,沒有接觸過生物塑料,而且認為生物材料的重要性不及再生、能源效率或無危害材料。
當被問及為什么不使用生物塑料時,38%的受訪企業(yè)認為其價格較高,但有18%表示他們對生物塑料一無所知。
Rudnik說:"這證實了我們在這一行業(yè)的工作人員所看到和聽到的事實。他們不認為西方材料供應商對他們感興趣。"
將近半數(shù)的受訪企業(yè)(47%)說,法律規(guī)定的日趨嚴格將促使他們考慮使用生物塑料,但許多人并不認為生物塑料在短期內會在本地市場上普及。只有4%的受訪企業(yè)認為,生物塑料將在未來五年里占到中國塑料用量的5%以上。有多達78%的人預測需要6-10年的時間,Rodnik說:"我們猜測中國正在成為生物塑料的生產大國,但重要的消息是,中國必須加強這方面的宣傳,特別是知名品牌商家。"在會上,Rodnik還表示,塑料業(yè)需要知道亞洲生物塑料市場的異質性。
他說:"以泰國為例,泰國是大型的原料種植國,也是世界第二大的蔗糖出口國。另一方面,日本則是重要的研發(fā)中心,瞄準生物塑料的用途,但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原料種植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