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里的廢舊農膜不收撿干凈是影響農業生產增產的一大隱患,更會導致水稻、棉花、玉米、花生、紅薯、高粱等農作物防早衰、抗倒伏、抗旱、耐澇等功能的下降。目前,廢舊農膜回收加工市場機制正在發育,回收網絡逐步形成,提高完善勢在必行,從2014年1月1日開始,新頒布的《甘肅省廢舊農膜回收利用條例》已正式實施。
其規定是:禁止生產、銷售厚度小于0.008毫米、耐候期小于12個月的用于農業生產的地膜,推廣使用厚度大于0.01毫米且符合國家其它質量技術標準的農用地膜和厚度大于0.12毫米的農用棚膜。政府統一采購和享受其它補貼生產的農用地膜,其厚度不得低于0.01毫米。
為了全面貫徹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生態文明建設戰略,根據《甘肅省廢舊農膜回收利用條例》和有關文件精神,市政府日前出臺了《關于加強廢舊農膜回收利用推進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工作的意見》。
《意見》要求,建立健全以廢舊農膜回收加工利用企業、鄉(鎮)回收站、村級回收網點為主的三級回收加工利用體系,以企業為龍頭,廣大農戶參與,縣、鄉政府監管,市場化推進的工作機制;對農膜的生產、銷售、使用及廢舊農膜的回收、加工、利用等方面作了詳細規定,突出了對廢舊農膜污染的源頭防控;市財政每年整合安排專項資金,用于廢舊農膜回收加工企業及回收網點的補助和以獎代補、企業貸款貼息、新型農膜示范等工作,加大對廢舊農膜回收利用企業和回收網點的扶持力度;完善了扶持政策,明確了相關部門的職責,建立了考核監督機制,并提出對工作不得力、監管不到位、“白色污染”問題突出的地方,要進行公開曝光和必要的行政問責。
為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保障農業可持續發展,治理地膜“白色污染”,甘肅省白銀市決定集中利用春耕前這一段時間開展整治清理廢舊農膜活動。
3月份為全市集中整治月,由各縣市區統一部署,鄉鎮組織,以村民小組、專業合作社、農林場站等為單位,組織廣大機關干部結合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走到村組一線、沉到田間地頭,重點在城鄉接合部、村居周圍、交通沿線、溝渠河道以及田間地頭,宣傳農膜污染影響并幫助農民群眾對殘留的廢舊農膜進行清理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