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各不同,終生不變”說的就是人類的指紋。指紋是進行人身同一認定的重要依據,近日一種新問世的聚合物,將對提取指紋非常有幫助。這種聚合物在遇到非常微量的水后,會極快速響應,出現熒光和發生顏色變化,研究論文證實了這種技術的敏感度足夠高,可以檢測到人手上單個的汗孔,從而生成詳細的彩色指紋記錄,使得用很小一塊潛在指紋進行圖像分析成為可能。
最早的指紋學始于17世紀,彼時人們已發現指紋只會放大增粗,紋樣卻不變。而今,專業人員已開始運用皮膚學、生物化學、有機化學、高等數學、電子計算機等學科的知識和方法,來研究膚紋生理特征,使其成為了物證技術的一個最重要組成部分,甚至指紋識別功能在智能手機領域的應用也非常紅火。而在這門學科的發展歷程中,很早就有人提出過用汗孔來提取指紋,但是廉價、快速又可靠地形成一幅汗孔圖像的技術,卻一直無法實現。
近日出版的英國《自然—通訊》期刊上發表的一篇論文,描述了一種新聚合物就實現了以上的功能。韓國首爾漢陽大學金仲曼(音譯)與其研究團隊開發出了這種簡單的以聚合物為基礎的材料。該材料可以用噴墨技術打印出來;當接觸了一根手指后,能夠立刻作出反應,響應時間小于20微秒;更重要的是,其非常適合于映射人類的汗毛孔,靈敏度已經高到可以區分功能正常的汗孔與不分泌汗液的皮孔,且從汗毛孔分泌的極其少量(亞納升級)的水就足以促進該聚合物的瞬時反應。
研究人員表示,在這項研究中所開發出的傳感器技術,將用于指紋分析以及人體汗毛孔功能障礙的臨床診斷。
現在最常見的提取指紋的方法是利用手指尖上的凹凸紋路,這樣提取的指紋需要整個指紋的較大部分才能保證指紋分析的可靠性。而新出現的傳感器系統使用汗孔提取指紋,讓用很小一塊潛在指紋進行圖像分析成為可能,且提供的指紋提取更為詳細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