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天津大學第34期青椒學術沙龍在教職工文化活動中心多功能廳如約舉行。本次沙龍的主題“有機多孔聚合物材料的設計、合成與功能”,主講人是國家“青年千人計劃”入選者、天津大學理學院化學系青年教師陳龍。沙龍由校青年教師聯誼會副會長關靜主持,吸引了來自化工學院、材料學院、理學院、藥學院等多個學院的師生參加。
陳龍為天津大學理學院化學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國家“青年千人計劃”入選者,本科畢業于上海大學化學工程系,同年9月考入上海交通大學有機化學專業,于2006年3月獲理學碩士學位。2006年10月獲日本文部省獎學金資助,赴日本分子科學研究所攻讀博士。在博士研究期間,以功能性為導向,有機合成/聚合為基礎,圍繞共軛分子的結構設計、合成及自組裝研究,利用多核平面共軛金屬配合物為主體片段,實現了一系列刺激響應性光電材料、超分子低維納米材料的設計、開發及有序構筑。首次合成了以高效催化結構單元鐵卟啉構筑的有機多孔聚合物,并成功應用于非均相催化氧化反應; 同時首次實現了光捕獲共軛多孔聚合物的合成及其性質研究。2010年7月至2012年2月在德國馬普高分子研究所從事博士后工作,合作導師為KlausMüllen教授,期間獲得洪堡基金會的資助,主要從事新型硫雜共軛分子自組裝及其功能材料的研究和開發。2012年3月至2014年7月擔任德國馬普高分子研究所課題組長,致力于新型染料分子的合成及其在太陽能電池的應用,承擔了多項德國自然科學基金以及德國大眾汽車公司,巴斯夫公司的合作項目。代表性論文分別發表在國際著名期刊J. Am. Chem. Soc.(11篇, IF=10.68),Angew. Chem. Int. Ed.(3篇, IF=13.73),Adv. Mater.(4篇, IF=14.83),Nature Communication(1篇, IF=10.02)。截至目前發表SCI學術論文36篇,署名世界專利4篇,SCI他引1100余次。
近年來,功能性高分子材料已成為人類生活中所需的主導材料之一。其中,有機多孔聚合物材料由于其功能的可設計性、可調控性和穩定性,已在能源、催化等領域得到新的開拓和應用,而且其可設計成二維或三維拓撲結構的性質,使其成為繼石墨烯之后,科研工作者關注的又一熱點問題。陳龍在報告中結合自己多年的科研歷程,概述了有機多孔聚合物材料領域的發展歷史和最新進展,著重介紹了其在催化、光電等領域的應用研究成果。他還介紹了自己回國后的研究方向以及回國半年內在科研方面取得的最新進展和突破。最后以合作共贏的科研理念闡明了自己以后的科研道路方向,希望能與不同學科以及不同研究方向的老師進行合作,實現在科研上更大突破,共同推動科學的發展。
- 深圳大學田雷/朱才鎮/徐堅團隊 Macromolecules:高折射率和高阿貝數功能高分子材料 2023-11-23
- 四川大學傅強/鄧華教授團隊《Nat. Commun.》:面向戶外應用的高強、高耐候輻射制冷薄膜 2023-10-12
- 華科大羅亮教授課題組招聘博士后 - 功能高分子、化學、材料學、納米藥物、納米生物學、藥物制劑 2023-09-22
- 中科院上海有機所趙新課題組 Nat. Commun.:基于連接體交換策略發展新連接鍵化學構筑偶氮鍵連的共價有機框架 2022-04-25
- 中科院納米能源所李琳琳課題組Mater. Horiz.:基于共價有機框架的π-π共軛促進納米催化用于腫瘤治療 2021-11-16
- 武漢大學汪成教授課題組《Angew. Chem.》:二維及三維卟啉基共價有機框架:維度對性能的影響 2020-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