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造假終身禁教是正本清源
2015-07-14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教師如果在科研成果上造假,一方面造成科研經費的浪費,另一方面會帶壞學生,第三使學術不端甚囂塵上,進而影響整個學風。近年來高校學術造假問題屢禁不止,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沒有抓好教師這個源頭。
古語說名師出高徒。如果教師在科學成果上玩“貓膩”,怎么能指望我國的學術風清氣正。因此,無論是“正人先己”,還是從“其身正不令則從”的角度看,在第三屆中國南方教育高峰年會上,語文出版社社長、教育部原新聞發言人王旭明提出l了“教師科研成果造假,應該終身禁止從教”。
科研成果造假成頑癥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對造假者處理太輕,這就形成造假者得利,不造假者吃虧的怪像。在幾乎無任何風險的科研成果造假面前,蠅營狗茍者哪個又會獨善其心?把科研成果造假者剔除出教師隊伍,既是維護社會的公正正義,也是從源頭上治理學術腐敗問題,其結果有利于涵養良好的學術氛圍。
懲治學術腐敗就應該“零容忍”,也唯如此,才能把高校教師真正鍛造成教育家陶行知所說的“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啟蒙者。
古語說名師出高徒。如果教師在科學成果上玩“貓膩”,怎么能指望我國的學術風清氣正。因此,無論是“正人先己”,還是從“其身正不令則從”的角度看,在第三屆中國南方教育高峰年會上,語文出版社社長、教育部原新聞發言人王旭明提出l了“教師科研成果造假,應該終身禁止從教”。
科研成果造假成頑癥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對造假者處理太輕,這就形成造假者得利,不造假者吃虧的怪像。在幾乎無任何風險的科研成果造假面前,蠅營狗茍者哪個又會獨善其心?把科研成果造假者剔除出教師隊伍,既是維護社會的公正正義,也是從源頭上治理學術腐敗問題,其結果有利于涵養良好的學術氛圍。
懲治學術腐敗就應該“零容忍”,也唯如此,才能把高校教師真正鍛造成教育家陶行知所說的“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啟蒙者。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xu)
相關新聞
- 哈工大邵路教授團隊2023年科研成果集錦 2024-02-11
- 科研成果轉化一大難題終被解決:轉讓定價不再要求資產評估 2019-04-09
- 大連理工大學張淑芬教授團隊“低聚合度多羧酸大分子染料的創制與工業化應用”科研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2018-06-05
- 美研究員開發新算法打擊學術造假 用AI查重論文圖片 2019-01-21
- 草菅人命的學術造假 2016-07-27
- 高校學術科研造假應嚴懲 2015-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