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理化所防霧抗反射薄膜研究取得新進展
2015-07-23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微納材料與技術研究中心功能納米材料研究組近日在防霧抗反射薄膜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功能納米材料研究組主要從事功能納米材料和器件的基礎、應用研究及新技術和新產品的轉移、轉化。近年來在多功能薄膜領域開展了大量研究,設計了若干新薄膜結構,發展了若干新方法和新技術,并成功制備了多種多功能納米結構薄膜,有望應用于能源、環境、檢測等多個領域。相關成果發表在Scientific Reports、 Chemical Communications、Nanoscale、 Journal of Material Chemistry A、 Journal of Material Chemistry C、 ACS Applied Materials and Interfaces、Langmuir等期刊上,并應邀在Progress in Materials Sciences, Advanced Materials Interfaces撰寫述評。
近日,功能納米材料研究組在DNA自修復功能的啟發下,設計了可自修復的防霧薄膜,通過先構筑聚合物防霧層,再構筑空心納米粒子減反層,克服了在構筑多功能薄膜時防霧層和減反層“各行其是,相互不合作”的障礙,成功制備了防霧抗反射薄膜。研究結果一經英國Chemical Communication (Chem. Commun., 2015, DOI: 10.1039/c5cc04465k)發表,迅速引起相關領域科學家、科學媒體和業界的高度關注。英國Chemistry World結合該項進展就多功能薄膜設計和制造中存在的挑戰、新理念和發展趨勢對研究組負責人賀軍輝研究員進行了專訪。研究員賀軍輝表示,有些功能層,如防霧功能層一般必須在最外層,這給多功能薄膜的設計帶來顯著的困難和挑戰。問題是不同的功能往往“各行其是,相互不合作”。因此,如何在單一薄膜中讓這些功能和諧共處,各自發揮特長是科學家必須跨越的一大障礙。美國埃克森美孚公司薄膜專家Yi Du評論稱。這項研究是一個很酷的研究進展,這一驚人的結果展示兩種功能可以有效分離,并依次加載。而日本國立材料科學研究所材料納米構造國際研究中心的專家Katsuhiko Ariga也指出,這一創新概念將擴展材料設計的可能性。目前已有很多多層結構設計,可控多層結構的深入研究將揭示更多的基本物理化學規律,從而進一步拓展賀軍輝團隊的新發現。
上述研究得到中國科學院、科技部“863”計劃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的支持。
近日,功能納米材料研究組在DNA自修復功能的啟發下,設計了可自修復的防霧薄膜,通過先構筑聚合物防霧層,再構筑空心納米粒子減反層,克服了在構筑多功能薄膜時防霧層和減反層“各行其是,相互不合作”的障礙,成功制備了防霧抗反射薄膜。研究結果一經英國Chemical Communication (Chem. Commun., 2015, DOI: 10.1039/c5cc04465k)發表,迅速引起相關領域科學家、科學媒體和業界的高度關注。英國Chemistry World結合該項進展就多功能薄膜設計和制造中存在的挑戰、新理念和發展趨勢對研究組負責人賀軍輝研究員進行了專訪。研究員賀軍輝表示,有些功能層,如防霧功能層一般必須在最外層,這給多功能薄膜的設計帶來顯著的困難和挑戰。問題是不同的功能往往“各行其是,相互不合作”。因此,如何在單一薄膜中讓這些功能和諧共處,各自發揮特長是科學家必須跨越的一大障礙。美國埃克森美孚公司薄膜專家Yi Du評論稱。這項研究是一個很酷的研究進展,這一驚人的結果展示兩種功能可以有效分離,并依次加載。而日本國立材料科學研究所材料納米構造國際研究中心的專家Katsuhiko Ariga也指出,這一創新概念將擴展材料設計的可能性。目前已有很多多層結構設計,可控多層結構的深入研究將揭示更多的基本物理化學規律,從而進一步拓展賀軍輝團隊的新發現。
上述研究得到中國科學院、科技部“863”計劃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的支持。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xu)
相關新聞
- 吉林大學李洋課題組 AFM:通過離子液體陰離子-陽離子協同作用解鎖固體全疏光滑涂層的室溫自修復 2025-05-08
- 西工大朱光明教授團隊 Adv. Sci. 綜述:高強高韌自修復聚脲材料的最新研究進展 2025-04-22
- 北京化工大學楊丹教授 Nano Energy:基于強界面結合力的自供電整體自愈合介電彈性體致動器 2025-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