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設計出首個人工核糖體
2015-08-03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美國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和西北大學的研究人員設計出一種人工核糖體,它們可以像自然核糖體一樣在細胞內部產生蛋白質和酶。該方法可用于生產新型藥物和下一代生物材料,進而幫助科學家更好地理解核糖體的功能。
當細胞產生蛋白質的時候,從DNA復制出mRNA(信使核糖核酸)。核糖體的兩個亞基(由RNA和蛋白質構成)一個較大、一個較小,它們與mRNA共同作用,構成轉錄過程中組裝蛋白質的一種功能單位。一旦蛋白質分子完成,核糖體的兩個亞基自動分道揚鑣。
研究人員對于核糖體亞基在每一個蛋白周期中都會分開又合并的情況感到很沮喪,因此他們設計出將兩個亞基永遠鏈接在一起的方案。在發表于最近一期《自然》雜志中的研究論文中,研究人員描述了被稱為“Ribo-T”的人工核糖體的設計和屬性,并重點強調了它的兩個亞基最終不會被分開。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報道,在實驗室中對這種人工核糖體進行操控,可以讓它們做一些自然核糖體做不到的事情——生產具有獨特功能的聚合物以深入探索核糖體功能,或許某天還能生成非生物聚合物。
令人驚喜的是,人工核糖體不僅可以在細胞中形成天然核糖體具有的功能,在缺乏核糖體的細胞中,它也能支持生命的生長,比如它可以在缺乏天然核糖體的細菌細胞中產生足夠的蛋白質,進而保證了細菌繼續存活。
這一事實推翻了此前科學界認為的“核糖體兩個亞基的分開是由蛋白質合成驅動”的觀點。
研究人員認為,新的人工核糖體制造方法為合成生物學和生物分子工程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機遇,這種探索核糖體功能的工具絕對是全新而又讓人興奮的。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xu)
相關新聞
- 暫無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