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自修復”凝膠 有望應用于柔性電子器件
2015-12-10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德克薩斯大學科克雷爾工程學院的研究者們首創性地研發出一種自修復凝膠。這種新型自修復水凝膠,可以在無外界刺激的條件下實現自我修復,并具有超高的電導率、生物相容性和滲透性,有望代替金屬導體而應用于柔性電子器件、生物傳感器以及儲能電池等。
研究者Guihua Yu說:“在過去的十年,自修復的概念在不同的領域已經非常普及,但是這是第一次在沒有外界刺激的情況下進行的自修復。過去研發的自修復凝膠,往往需要光或熱去修復裂紋,或者在電路和電池中實現自我修復。”
Guihua Yu研究團隊通過結合兩種凝膠來研制這種新型自修復凝膠:一種自組裝金屬配體凝膠來實現自修復功能和一種高分子水凝膠作為導體。
《納米周報》九月份出版的一篇論文中,Guihua Yu介紹了自修復混合凝膠。自修復混合凝膠的第二種成分是金屬配體的超高分子量凝膠——三聯吡啶分子作為骨架,鋅原子作為結構粘合劑。當分子受到破壞時,這種結構使得材料可以實現自我修復功能。
當超高分子量凝膠插入高分子水凝膠基體時,形成混合凝膠,其機械性能和彈性同時增加。
Guihua Yu認為自修復凝膠不會代替傳統的金屬導體,但是可用作軟接頭,作為電路的其他部件使用。
該研究成果已經發表在 Nano Letters 上。

圖注:自修復的超級凝膠被切成兩半后仍可支撐自身重量
研究者Guihua Yu說:“在過去的十年,自修復的概念在不同的領域已經非常普及,但是這是第一次在沒有外界刺激的情況下進行的自修復。過去研發的自修復凝膠,往往需要光或熱去修復裂紋,或者在電路和電池中實現自我修復。”
Guihua Yu研究團隊通過結合兩種凝膠來研制這種新型自修復凝膠:一種自組裝金屬配體凝膠來實現自修復功能和一種高分子水凝膠作為導體。
《納米周報》九月份出版的一篇論文中,Guihua Yu介紹了自修復混合凝膠。自修復混合凝膠的第二種成分是金屬配體的超高分子量凝膠——三聯吡啶分子作為骨架,鋅原子作為結構粘合劑。當分子受到破壞時,這種結構使得材料可以實現自我修復功能。
當超高分子量凝膠插入高分子水凝膠基體時,形成混合凝膠,其機械性能和彈性同時增加。
Guihua Yu認為自修復凝膠不會代替傳統的金屬導體,但是可用作軟接頭,作為電路的其他部件使用。
該研究成果已經發表在 Nano Letters 上。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xu)
相關新聞
- 吉林大學李洋課題組 AFM:通過離子液體陰離子-陽離子協同作用解鎖固體全疏光滑涂層的室溫自修復 2025-05-08
- 西工大朱光明教授團隊 Adv. Sci. 綜述:高強高韌自修復聚脲材料的最新研究進展 2025-04-22
- 北京化工大學楊丹教授 Nano Energy:基于強界面結合力的自供電整體自愈合介電彈性體致動器 2025-04-22
- 寧波材料所趙文杰、嚴明龍 Small:污損抑制/阻抗與自我更新協同的可降解有機硅水凝膠涂層 2025-05-10
- 西南林大杜官本院士、楊龍研究員團隊 Nano lett.:面向水下電子皮膚的溫控響應纖維素基 Janus 智能水凝膠 2025-05-09
- 西安交大成一龍/初大可團隊 AFM:Tempo功能化不對稱功能水凝膠用于組織/器官損傷修復 2025-05-07
- UCLA賀曦敏教授團隊《Adv. Mater.》:基于數字光處理投影光刻的液態金屬印刷技術制備高導電可拉伸柔性電路 2024-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