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高分子皮膚:讓機器也有觸覺
2016-01-13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壓阻式傳感器安裝在模型機器人手的手指上
一種如同皮膚般的高分子材料正在使用碳納米管給機器人和假肢裝置帶來觸摸的感覺。由斯坦福大學和施樂公司帕洛阿爾托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來了一種高分子皮膚,這種數字觸覺系統(DiTact)包含了加入碳納米管的壓力傳感器和靈活的有機印制電路,用來模仿人類的反應。
研究團隊表示他們的目標就是制造一種能像人體一樣傳遞信息的傳感器皮膚。這個目標是使裝在假肢上的皮膚能以自然的方式感覺到觸摸,并且將這些信息傳達給戴著假肢裝置的人。
在人體內,皮膚中的受體如同發送摩爾斯電碼一樣直接向大腦中傳遞一系列電壓脈沖式的遙感信息。而之所以努力嘗試使人工設備具備觸覺傳感能力,是為了提高殘障人士對假肢的控制和減輕他們的幻肢痛。但是到目前為止人工皮膚設備不得不使用電腦或微處理器來使傳感器輸出的信號與神經元兼容。
與此相反,最新的研究成果是使系統結合了帶有嵌入式壓阻壓力傳感器的柔性電路層。傳感器是由碳納米管復合分散在一個靈活的聚氨酯塑料中并被塑造成金字塔結構。這種金字塔形狀是至關重要的,因為它允許傳感器的感知區間與皮膚能感受的壓力范圍相匹配。
該設備操作簡單: 傳感器上的壓力擠壓碳納米管使之相互接近,以便電流流過。壓力的變化直接轉化為數字信號,其中頻率隨強度的刺激而變化,以模仿皮膚中觸覺感受器的行為。
該團隊表示,當將這種裝置放入實際設備如假肢或穿戴設備中時,傳感器可以檢測到柔軟的觸感和堅定有力的握手之間的區別。而在使用噴墨打印技術制造的內含可伸縮銀納米線導體的柔性有機電路層后,傳感器產生的信號可以從外部導入。系統的數字信號甚至可以如同光信號和電信號一樣直接刺激小鼠腦組織神經元。

DiTact系統
通常連接大腦的假肢裝置是通過電刺激完成類似的工作的。但是有趣的是,該團隊嘗試了稱為 ”遺傳學刺激“的技術,用數字信號用來調節LED光源,使之通過光活化的離子通道產生神經放電。
相關人員表示,新的系統存在一些優勢,其簡單傳遞信息的方法是大腦細胞能夠理解的。而由于它是由塑料材料制造的,其成本會大大降低。而且傳感器對噪聲不敏感,信息可以被傳遞到很遠而依然準確。
就像真正的皮膚一樣,DiTact也非常高效。根據研究人員的計算,他們的系統能夠在相當于一個iPhone電池的電量下工作500天。該小組現在正在努力減少傳感器的尺寸和提高其靈敏度來改善系統,以便能從簡單的靜態壓力中區分更細微的移動刺激 (例如撫摸) 。
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Nano Today上,論文地址: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748013215300670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xu)
相關新聞
- 國科大郭存悅/深大陳光明、杜春雨 CEJ:有機碳化修飾碳納米管及其高溫穩定熱電性能 2025-02-14
- 四川大學王延青 ACS AMI:使用 3D 導電網絡硅-碳納米管復合陽極增強鋰離子電池 2025-01-12
- 廣工閔永剛/黃錦濤團隊 ACHM:用于集成熱管理和電磁波吸收的高性能聚酰亞胺/聚吡咯-碳納米管@PCM復合材料 2025-01-10
- 張躍院士/廖新勤/陳忠等 AFM:可變機器人皮膚 2024-10-16
- 長春工大呂雪團隊 Macromolecules:高韌性石墨烯基水凝膠在柔性傳感器中的應用 2023-08-25
- 哈工大在智能人工皮膚傳感器領域取得進展 2017-01-16
- 廈門大學廖新勤 AFM:基于梯度超表面結構的事件驅動觸覺傳感器用于自適應抓取 2025-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