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福建物構所新型可見光光催化材料研究獲進展
2016-04-26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利用本征缺陷態氧化鈦實現可見光光催化產氫是當前納米材料國際研究前沿。迄今獲得的這類材料主要是含有三價鈦的藍色缺陷態氧化鈦,但該材料在產氫過程中需要加入Pt、NiOx等作為助催化劑,這不僅會造成二次污染,而且還大幅度增加了材料成本。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福建省科技引導性項目的資助下,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功能納米結構設計與組裝重點實驗室研究員王元生領導的光功能納米材料研究團隊創新性地利用紫外線輔助溶膠凝膠法,首次成功合成了含鈦空位和間隙鈦的黃色本征缺陷態二氧化鈦,該材料在無助催化劑條件下可實現可見光(λ>420 nm)光催化分解水中甲醛產氫;隨著紫外線預處理時間的延長,產氫效率大幅提升。研究表明,鈦空位及間隙鈦在實現可見光吸收及提高光生載流子分離效率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值得一提的是,該材料具有良好的化學穩定性,可反復多次使用,相關成果已在線發表在Nano Energy, 2016, 24, 63-71,在新能源和環境領域具有重要的應用前景。
文章鏈接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福建省科技引導性項目的資助下,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功能納米結構設計與組裝重點實驗室研究員王元生領導的光功能納米材料研究團隊創新性地利用紫外線輔助溶膠凝膠法,首次成功合成了含鈦空位和間隙鈦的黃色本征缺陷態二氧化鈦,該材料在無助催化劑條件下可實現可見光(λ>420 nm)光催化分解水中甲醛產氫;隨著紫外線預處理時間的延長,產氫效率大幅提升。研究表明,鈦空位及間隙鈦在實現可見光吸收及提高光生載流子分離效率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值得一提的是,該材料具有良好的化學穩定性,可反復多次使用,相關成果已在線發表在Nano Energy, 2016, 24, 63-71,在新能源和環境領域具有重要的應用前景。
文章鏈接

福建物構所新型可見光光催化材料研究獲進展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xu)
相關新聞
- 中科大李闖教授 Adv. Mater. : 單一螺吡喃分子實現水凝膠協同變形變色 2025-03-11
- 上科大鄭宜君教授課題組 Nat. Commun.: 構建具有可見光響應的時空動態粘彈性水凝膠用于探究癌細胞與細胞外基質相互作用 2025-02-07
- 北大楊槐/北科大胡威團隊 Nat. Commun.:“見微知著” - 可見光將微米級《道德經》寫入多彩柔性薄膜 2024-12-03
- 天津科技大學司傳領、王冠華/卡爾加里大學胡勁光 RSER 綜述:木質素基光催化材料 - 構建、應用與展望 2025-04-17
- 四川大學金勇教授團隊 JMCA:太陽能驅動的異質結水凝膠-高效光催化凈水與淡水生成的新策略 2025-04-15
- 吉林大學楊英威教授團隊 JACS: 柱芳烴基共軛大環聚合物用于光催化產過氧化氫 2025-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