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科學家發現三維石墨烯新形式
2016-05-16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關鍵詞:碳蜂窩體
目前已知的碳同素異形體有鉆石、石墨、富勒烯和碳納米管。最近烏克蘭哈爾科夫低溫物理技術研究所的科研人員卻研究合成出碳的新變體——碳蜂窩體,這一發現立即吸引了世界科學界的關注。
這種變體由于其形狀特殊,類似于蜂窩而被命名為碳蜂窩體。低溫電子衍射和高分辨率電子顯微鏡與結構建模結合表明,他們合成的物質通過了通道滲透,這些通道壁是由石墨烯層形成。碳蜂窩體的首批樣品是以膜的形式獲得的,膜中的蜂窩通道形成隨機網格。為了獲得固定大小通道的常規周期結構,今后還需進一步研究較好的合成控制方法。
烏克蘭科學家發現的這種結構具有較高能力,而且積累了大量惰性氣體(氪、氙)和二氧化碳。他們發現這種儲氫新結構遠遠超過理論上納米管可以實現的水平。這種新蜂窩結構的特點還遠不止這些,其獨特的功能在于結構的適應性,即與其它碳形式共生,利用它們可作為建筑材料或者形成復雜復合化合物。金屬原子或者化合物原子填滿蜂窩通道賦予材料獨特的電和磁性質,這一切都使得蜂窩結構在微電子學和納米電子學中的應用前景廣泛。
烏克蘭哈爾科夫科研人員的研究結果發表在美國科學雜志2016年2月5號的《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
這種變體由于其形狀特殊,類似于蜂窩而被命名為碳蜂窩體。低溫電子衍射和高分辨率電子顯微鏡與結構建模結合表明,他們合成的物質通過了通道滲透,這些通道壁是由石墨烯層形成。碳蜂窩體的首批樣品是以膜的形式獲得的,膜中的蜂窩通道形成隨機網格。為了獲得固定大小通道的常規周期結構,今后還需進一步研究較好的合成控制方法。
烏克蘭科學家發現的這種結構具有較高能力,而且積累了大量惰性氣體(氪、氙)和二氧化碳。他們發現這種儲氫新結構遠遠超過理論上納米管可以實現的水平。這種新蜂窩結構的特點還遠不止這些,其獨特的功能在于結構的適應性,即與其它碳形式共生,利用它們可作為建筑材料或者形成復雜復合化合物。金屬原子或者化合物原子填滿蜂窩通道賦予材料獨特的電和磁性質,這一切都使得蜂窩結構在微電子學和納米電子學中的應用前景廣泛。
烏克蘭哈爾科夫科研人員的研究結果發表在美國科學雜志2016年2月5號的《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xu)
相關新聞
- 暫無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