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重慶研究院在高性能太赫茲偏振器件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2016-05-24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近日,中國科學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太赫茲技術研究中心研究團隊在高性能太赫茲偏振器件研究方面取得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A Terahertz Polarizer Based on Multilayer Metal grating filled in Polyimide Film 為題在IEEE Photonics Journal 期刊上發表。
太赫茲是介于微波和紅外光波之間的電磁波,因其技術起步較晚,滿足實用的太赫茲功能器件缺乏,相關研究成為了目前學術界的熱點問題。研究團隊以典型的太赫茲偏振片為研究對象,提出了一種基于多層亞波長金屬光柵結構的以聚酰亞胺薄膜為襯底的太赫茲偏振器件,利用多層亞波長金屬光柵的耦合作用使太赫茲偏振片具有較高的偏振消光比,以及自主研發的聚酰亞胺薄膜對太赫茲的低反射、低吸收特性使器件具有較低的傳輸損耗,有效解決了太赫茲偏振器件偏振消光比與傳輸損耗難兼得的矛盾。同時,由于團隊自主研發的聚酰亞胺材料具有良好的旋涂性,該器件在制作方法上,也與經典的半導體光刻工藝完全兼容,因此采用硬質硅片為支撐,以光刻為手段層層疊加,最后將所制備結構從硅片上剝離,即實現了以聚酰亞胺薄膜為襯底的多層亞波長金屬光柵結構的制備,所制備太赫茲偏振器件的最大偏振消光比超過70dB,在0.1-2THz波段范圍內平均透過率超過80%。
目前,該研究由于采用成熟的光刻工藝,以平整硬質硅片為支撐,易于獲得大面積結構均一、性能穩定的太赫茲偏振器件。同時,所建立的工藝可拓展至其他太赫茲器件,為實用化太赫茲器件的研發提供了一種新的實現方法。

目前,該研究由于采用成熟的光刻工藝,以平整硬質硅片為支撐,易于獲得大面積結構均一、性能穩定的太赫茲偏振器件。同時,所建立的工藝可拓展至其他太赫茲器件,為實用化太赫茲器件的研發提供了一種新的實現方法。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xu)
相關新聞
- 北京化工大學汪曉東教授團隊 Nano-Micro Lett.: 碳化聚酰亞胺/凱夫拉纖維/氧化石墨烯@ZIF-67雙向復合氣凝膠封裝相變材料實現多重能量轉換與電磁屏蔽 2025-04-28
- 華南理工大學陶勁松 CEJ: 性能類似芳綸紙的纖維素/PI高強耐熱絕緣紙 2025-03-06
- 江西理工大學張思釗課題組 AFM:耐極端環境聚酰亞胺氣凝膠 2025-02-28
- 北航王廣勝教授團隊連發 Adv. Mater./Angew:在雷達-太赫茲-紅外兼容寬頻全向隱身領域發表重要成果 2025-02-02
- 電子科大文岐業教授團隊、肖旭研究員團隊 Nat. Commun.:基于離子電導損耗的透明太赫茲寬帶吸波材料 2024-01-07
- 電子科大文岐業教授/林雪平大學Magnus Jonsson教授 Adv. Sci.:基于導電聚合物纖維素氣凝膠的寬帶太赫茲可調吸波材料 2023-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