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之死:導師以企業家自居 兩周見一次學生
2016-05-30 來源:澎湃新聞
一場發生于5月23日下午的事故,造成3人死亡,其中一人為張建雨指導的碩士生李鵬。從現有的信息判斷,事發之際,李鵬正在這家由張建雨獨資擁有的企業完成一項具有危險性的實驗。
已有的信息還顯示,張建雨草根出身,奮斗多年才擁有現今地位,事發之前,他游走于商人和學者之間,常以企業家自居,在商業上有著勃勃野心,亦熱衷于參與各類企業家培訓。
破格留校,同年創辦公司
張建雨的學術之路有些特殊。信息顯示,他出生于1961年,1997年留校任教,今年54歲的他現為華東理工大學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在留校任教之前,張建雨是該校的一名在職研究生。一本名為《贏在追求卓越》的書籍披露了張建雨的早年經歷,該書介紹了“12位成功企業家”,張建雨位列其中。
根據上述書籍內容,張建雨1961年出生于河北藁城蒼德村一個赤腳醫生家庭,他初中留過級,高考過兩回,但都只考取中專,在撫順石油化工研究所工作時,讀了夜校,最后才考到了華東化工學院(華東理工大學前身)的在職研究生,并破格留校。
而就在留校任教的同年,張建雨創辦了上海焦耳蠟業有限公司。該公司官網顯示,該公司成立于1997年。工商資料顯示,張建雨至今獨資擁有這家企業。
據《贏在追求卓越》一書,在自己創辦企業之前,張建雨開發出了一種水晶蠟,不斷有人要貨。張建雨的妻子建議他自己做。于是張建雨成立了上海焦耳化工有限公司。“成立上海焦耳蠟業的第一天起,我就下了要把公司做上市的決心。”該書記錄張建雨的言論稱。
上海焦耳蠟業的業務也與張建雨的研究方向密切相關。中國知網顯示,張建雨發表在各類期刊的數十篇論文,多涉及到特種蠟等內容,正是上海焦耳蠟業的業務所在。
上海焦耳蠟業官網顯著位置標明,它是一家集科研、生產、銷售為一體的綜合型化工企業,而研發合作單位則是華東理工大學的特種蠟開發中心。網站還說明,“您公司如需要特種蠟且無法在市場購買到手,可以與該中心聯系。”并留有一地址為上海市梅隴路130號實驗六樓320房間,聯系人張博士,配有一個手機號。
張建雨的一個學生向記者證實,該手機號正是張建雨的手機號,而上述地址即張建雨擔任主任的實驗室所在地。
微博上,一位自稱上過張建雨課程,后在其指導下完成畢業設計的學生稱,張建雨在校內擁有實驗室,所帶本科生、研究生,無一例外被安排參與相關商業研究,“張建雨教學工作的一切出發點,為商業利益。”
常找學生接待客戶
在學生的印象里,導師張建雨很忙。
一名張建雨指導的本科生告訴記者,張建雨平日基本不在學校,每兩星期會來學校一次,給指導的幾名學生開一次會,但就算這一小時的會議里,張建雨也電話不斷,非常忙碌。與此同時,每周至少有一次,張建雨會在學校里接待客戶。“會議室有人了就直接在實驗室談。”這名本科生回憶,張建雨并不掩飾自己開辦企業的事實,在談完業務之后,亦常常邀請學生加入飯局。
李鵬是飯局的常客。張建雨有兩個碩士生,其中一個將要畢業,另一個就是還有一年畢業的李鵬,但凡有事,張建雨都電話聯系李鵬,李鵬經常陪同張會見客戶,有時中途溜出來,會向實驗室里其他人抱怨,“客戶怎么還不走”。
李鵬的一位同學向記者證實,李鵬在吃飯時曾抱怨,導師在外開設工廠,接待客戶等常讓他出面。而一位李鵬十多年的好友回憶,有一次聚會,李鵬聊起研究生生活,說自己過得很壓抑,“不知道讀研為了什么。”
華東理工大學一位要求匿名的教師則告訴記者,把研究生當成廉價的勞動力,為導師獲取商業利益的現象確實存在,“現在很多研究生稱呼導師為老板”。
熱衷于企業家培訓
在學校難見其身影的張建雨,卻頻頻出現在各類企業家培訓活動之中。
一家叫“思八達”的“商業智慧傳播機構”官網顯示,張建雨是這家公司的VIP學員,參與過《影響智慧》、《運營智慧》、《宗教智慧》課程的學習。在一張圖片中,身份標明為上海焦耳蠟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的張建雨身著道袍似的服飾,與“思八達”創始人相互簇擁,擊掌合影。張建雨還撰寫了課后感。他在文章中稱,如果早一點參加這個課程,那么上海焦耳蠟業“會比現在強大100倍”。
事實上,上文提及的《贏在追求卓越》一書的出版,也與另一家名為“巨海”的培訓機構有關。
一篇作者認證為上述培訓機構法人代表的博客稱:“張建雨忍著牙痛來參加《總裁三項修煉》的課程,踴躍發言,表現積極。他說:牙可拔也,巨海的課不可不聽也!”
已有的信息還顯示,張建雨草根出身,奮斗多年才擁有現今地位,事發之前,他游走于商人和學者之間,常以企業家自居,在商業上有著勃勃野心,亦熱衷于參與各類企業家培訓。

上海青浦一蠟業公司廠房爆炸,事發現場。視覺中國 圖
破格留校,同年創辦公司
張建雨的學術之路有些特殊。信息顯示,他出生于1961年,1997年留校任教,今年54歲的他現為華東理工大學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在留校任教之前,張建雨是該校的一名在職研究生。一本名為《贏在追求卓越》的書籍披露了張建雨的早年經歷,該書介紹了“12位成功企業家”,張建雨位列其中。
根據上述書籍內容,張建雨1961年出生于河北藁城蒼德村一個赤腳醫生家庭,他初中留過級,高考過兩回,但都只考取中專,在撫順石油化工研究所工作時,讀了夜校,最后才考到了華東化工學院(華東理工大學前身)的在職研究生,并破格留校。
而就在留校任教的同年,張建雨創辦了上海焦耳蠟業有限公司。該公司官網顯示,該公司成立于1997年。工商資料顯示,張建雨至今獨資擁有這家企業。
據《贏在追求卓越》一書,在自己創辦企業之前,張建雨開發出了一種水晶蠟,不斷有人要貨。張建雨的妻子建議他自己做。于是張建雨成立了上海焦耳化工有限公司。“成立上海焦耳蠟業的第一天起,我就下了要把公司做上市的決心。”該書記錄張建雨的言論稱。
上海焦耳蠟業的業務也與張建雨的研究方向密切相關。中國知網顯示,張建雨發表在各類期刊的數十篇論文,多涉及到特種蠟等內容,正是上海焦耳蠟業的業務所在。
上海焦耳蠟業官網顯著位置標明,它是一家集科研、生產、銷售為一體的綜合型化工企業,而研發合作單位則是華東理工大學的特種蠟開發中心。網站還說明,“您公司如需要特種蠟且無法在市場購買到手,可以與該中心聯系。”并留有一地址為上海市梅隴路130號實驗六樓320房間,聯系人張博士,配有一個手機號。
張建雨的一個學生向記者證實,該手機號正是張建雨的手機號,而上述地址即張建雨擔任主任的實驗室所在地。
微博上,一位自稱上過張建雨課程,后在其指導下完成畢業設計的學生稱,張建雨在校內擁有實驗室,所帶本科生、研究生,無一例外被安排參與相關商業研究,“張建雨教學工作的一切出發點,為商業利益。”
常找學生接待客戶
在學生的印象里,導師張建雨很忙。
一名張建雨指導的本科生告訴記者,張建雨平日基本不在學校,每兩星期會來學校一次,給指導的幾名學生開一次會,但就算這一小時的會議里,張建雨也電話不斷,非常忙碌。與此同時,每周至少有一次,張建雨會在學校里接待客戶。“會議室有人了就直接在實驗室談。”這名本科生回憶,張建雨并不掩飾自己開辦企業的事實,在談完業務之后,亦常常邀請學生加入飯局。
李鵬是飯局的常客。張建雨有兩個碩士生,其中一個將要畢業,另一個就是還有一年畢業的李鵬,但凡有事,張建雨都電話聯系李鵬,李鵬經常陪同張會見客戶,有時中途溜出來,會向實驗室里其他人抱怨,“客戶怎么還不走”。
李鵬的一位同學向記者證實,李鵬在吃飯時曾抱怨,導師在外開設工廠,接待客戶等常讓他出面。而一位李鵬十多年的好友回憶,有一次聚會,李鵬聊起研究生生活,說自己過得很壓抑,“不知道讀研為了什么。”
華東理工大學一位要求匿名的教師則告訴記者,把研究生當成廉價的勞動力,為導師獲取商業利益的現象確實存在,“現在很多研究生稱呼導師為老板”。
熱衷于企業家培訓
在學校難見其身影的張建雨,卻頻頻出現在各類企業家培訓活動之中。

身份標明為上海焦耳蠟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的張建雨身著道袍似的服飾,與另一家公司創始人相互簇擁,擊掌合影。圖片來自網絡
事實上,上文提及的《贏在追求卓越》一書的出版,也與另一家名為“巨海”的培訓機構有關。
一篇作者認證為上述培訓機構法人代表的博客稱:“張建雨忍著牙痛來參加《總裁三項修煉》的課程,踴躍發言,表現積極。他說:牙可拔也,巨海的課不可不聽也!”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xu)
相關新聞
- 江漢大學陽仁強教授/王迅昶副教授團隊 AFM:雙通道便攜式熒光-水凝膠硝基爆炸物檢測平臺 2024-04-25
- 新疆理化所竇新存團隊《Chem. Eng. J.》:高效采樣的可逆粘附水凝膠定向設計及其可視化檢測爆炸物應用 2022-11-24
- 新疆理化所竇新存課題組《J. Hazard. Mater.》:通過靜電相互作用和非共價采樣實現烏洛托品的超靈敏和快速比色檢測 2022-06-09
- 紐約州立大學賓漢姆頓分校饒思圓課題組誠招博士、碩士研究生 - 化學、材料學、生物工程、電子工程、神經科學、基因工程 2025-04-11
- 2024年全國高分子學科研究生學術論壇將于2024年5月31日在上海舉辦(第二輪通知) 2024-04-26
- 2024年全國高分子學科研究生學術論壇將于 2024年5月31日在上海舉辦(第一輪通知) 2024-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