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天然石墨與聚合物自組裝改善石墨負極材料動力學性能的研究取得進展
2016-06-12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規(guī);瘍δ、電動汽車、電動工具、便攜式電子設備等對鋰離子電池的比能 量、比功率、安全性和循環(huán)壽命等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天然石墨負極材料具有充放電電壓平臺低、安全性好且價格低廉等優(yōu)勢,是目前商業(yè)化鋰離子電池主流負極材料。但是,天然石墨結晶度高、取向性明顯、各向異性十分強烈,造成鋰離子遷移路徑長、擴散速率低,從而大幅度降低了大電流下電池的充放電性能。
南京工業(yè)大學先進材料研究院劉祥教授課題組成功地制備了高殘?zhí)、單分散的丙烯腈共聚微球(SAN),利用噴霧干燥將SAN與天然石墨顆粒(NG)自組裝,通過高溫裂解得到球形結構的SANGs復合負極材料。該復合負極材料增加了鋰離子遷移的通道、提高了擴散速率,改善了天然石墨各向異性。通過對電池的循環(huán)性能、循環(huán)伏安、倍率性能等一系列電化學測試,與天然石墨負極相比,SANGs復合負極具有較小的極化和更好的倍率性能,從而證明了球形自組裝天然石墨復合材料改善了鋰離子的傳輸特性,提高了電化學動力學性能。該項工作近期發(fā)表在J. Mater. Chem. A, 2016, DOI: 10.1039/c6ta02285e上。
該項工作得到了江蘇省重點研發(fā)計劃——產業(yè)前瞻與共性關鍵技術基金的資助和支持。
南京工業(yè)大學先進材料研究院劉祥教授課題組成功地制備了高殘?zhí)、單分散的丙烯腈共聚微球(SAN),利用噴霧干燥將SAN與天然石墨顆粒(NG)自組裝,通過高溫裂解得到球形結構的SANGs復合負極材料。該復合負極材料增加了鋰離子遷移的通道、提高了擴散速率,改善了天然石墨各向異性。通過對電池的循環(huán)性能、循環(huán)伏安、倍率性能等一系列電化學測試,與天然石墨負極相比,SANGs復合負極具有較小的極化和更好的倍率性能,從而證明了球形自組裝天然石墨復合材料改善了鋰離子的傳輸特性,提高了電化學動力學性能。該項工作近期發(fā)表在J. Mater. Chem. A, 2016, DOI: 10.1039/c6ta02285e上。
該項工作得到了江蘇省重點研發(fā)計劃——產業(yè)前瞻與共性關鍵技術基金的資助和支持。

文章鏈接:http://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pdf/2016/TA/C6TA02285E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fā)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x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