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復合材料使固體廢棄物變廢為寶
2008-05-14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關鍵詞:
吉林消息,中科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專家合成了一種結實耐用的新型復合材料,原材料來自廢塑料、粉煤灰、農作物秸桿這些固體廢棄物。他們的這一成果獲得了吉林省技術發明一等獎。
我國每年產生的農作物秸桿、廢塑料、粉煤灰數量很大,據統計,僅2006年,農作物秸稈產量就達6億噸以上,但大部分被燒掉。同時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火力發電和塑料制品生產都大幅度增加,2006年廢舊塑料達700萬噸以上,粉煤灰也達到2億噸以上,兩種固體廢棄物排放量每年以10%速度增加,造成了嚴重環境污染。
中科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在1995年就開始了多種廢舊塑料、粉煤灰、廢渣礦、鋸末以及農作物秸稈等共混模塑制備新型復合材料的研究,如今已發明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將多種固體廢棄物高值化利用。
專家們對多種廢舊塑料、粉煤灰、廢礦渣、鋸末以及農作物秸稈等共混中的不同配比、粒度、輔助劑的協同效應,加工條件和特殊加工設備,在線反應加工等系列技術等進行了深入系統的研究,使用自主創新的新型界面增容劑,使復合材料各種成分能夠均勻分散、緊密結合、高填充,成功研發出了系列高附加值產品,如城市給排水井蓋、井箅、城市綠化用樹池箅等市政工程制品,包裝板材、托盤、木硅塑建筑模板等建筑工程制品和交通運輸制品等,實現了固體廢棄物的資源化和循環利用,變廢為寶,完全符合循環經濟原則。
目前,該成果已在長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建成了年產1500噸示范生產線,且分別在吉林長春、黑龍江哈爾濱、山東煙臺、山西太原、江蘇灌云縣和南通市等進行了專利普通實施許可,先后建立了年產百噸、千噸或萬噸生產廠(企業),年產值共達1000萬元以上。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蔚藍)
相關新聞
- 暫無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