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極端不潤濕特性的新型表面材料問世
2016-11-01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芬蘭阿爾托大學的科學家已經研發出難以被水和油潤濕的新型表面材料。該材料不需要通過隔離空氣的方法來阻止液滴潤濕材料表面。此外,即使新材料被其他液體濕潤后也能保持超雙疏特性,即在水中疏油和油中疏水。到目前為止,這種現象被人認為是彼此矛盾的,并且不會存在于同一個表面。
水滴不會潤濕具有疏水特性的特富龍(聚四氟乙烯)涂層表面,而是呈球狀在表面滾動。但特富龍(聚四氟乙烯)涂層沒有疏油的特性,油滴會在涂層表面潤濕鋪展。雖然目前已經開發出同時具備超疏水和超疏油的超雙疏涂層,但當涂層表面被液體浸潤或污染后則會失去超雙疏特性。
廣泛的應用前景
阿爾托大學為博士后研究員田雪林教授表示,“油和水表面之間的競爭性和相互作用在各種技術應用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我們的新表面材料設計可以應用到從自我清潔到防塵等許多方面。”
疏液表面對于某些行業來說非常重要。比如,在海洋工業中,疏液表面水下的極度防油性可以用于防止油污垢和生物污垢。同時,當疏液表面被油覆蓋時,其卓越的防水性可以有效地抑制水分減少腐蝕。
阿爾托大學助理教授羅賓·拉斯(Robin Ras)表示,“這種表面材料可以被認為是環境響應性材料,即材料表面的潤濕性會隨著其接觸的環境液體而變化。與其他響應表面材料不同,新表面材料不依賴于可重構的有機分子修飾,而是使用一種新的策略研發的智能材料。當以多孔材料的形式加工時,它可以應用于油包水和水包油乳濁液的分離,而普通油/水分離材料僅用可應用于一種類型的分離”。
兩個設計標準
該材料通過將內凹的表面形貌和精細匹配的表面化學成分相結合制備而成。研究人員提出了兩種新表面材料的設計標準:液體填充標準和穩定復合界面標準。設計標準導致在表面紋理內穩定地捕獲無空氣油和水膜。這種液體膜能夠在油中實現超疏水,在水中實現超疏油。
原文鏈接: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6/10/161028111700.htm

水中的油滴。超雙疏表面能夠實現在水中保持疏油。
水滴不會潤濕具有疏水特性的特富龍(聚四氟乙烯)涂層表面,而是呈球狀在表面滾動。但特富龍(聚四氟乙烯)涂層沒有疏油的特性,油滴會在涂層表面潤濕鋪展。雖然目前已經開發出同時具備超疏水和超疏油的超雙疏涂層,但當涂層表面被液體浸潤或污染后則會失去超雙疏特性。
廣泛的應用前景
阿爾托大學為博士后研究員田雪林教授表示,“油和水表面之間的競爭性和相互作用在各種技術應用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我們的新表面材料設計可以應用到從自我清潔到防塵等許多方面。”
疏液表面對于某些行業來說非常重要。比如,在海洋工業中,疏液表面水下的極度防油性可以用于防止油污垢和生物污垢。同時,當疏液表面被油覆蓋時,其卓越的防水性可以有效地抑制水分減少腐蝕。
阿爾托大學助理教授羅賓·拉斯(Robin Ras)表示,“這種表面材料可以被認為是環境響應性材料,即材料表面的潤濕性會隨著其接觸的環境液體而變化。與其他響應表面材料不同,新表面材料不依賴于可重構的有機分子修飾,而是使用一種新的策略研發的智能材料。當以多孔材料的形式加工時,它可以應用于油包水和水包油乳濁液的分離,而普通油/水分離材料僅用可應用于一種類型的分離”。
兩個設計標準
該材料通過將內凹的表面形貌和精細匹配的表面化學成分相結合制備而成。研究人員提出了兩種新表面材料的設計標準:液體填充標準和穩定復合界面標準。設計標準導致在表面紋理內穩定地捕獲無空氣油和水膜。這種液體膜能夠在油中實現超疏水,在水中實現超疏油。
原文鏈接: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6/10/161028111700.htm
(中國船舶工業綜合技術經濟研究院 史騰飛 王志偉 丁宏)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xu)
相關新聞
- 聚合物表面材料制備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落戶煙臺 2017-03-28
- 溫州醫科大學眼視光醫院在智能抗菌功能化表面方面取得系列進展 2017-03-13
- 中科院化學所在防冰表面材料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2016-06-17
- 香港城市大學朱平安課題組《Nat. Commun.》:空心液滴“內卷”,彈跳活力盡失 2023-09-06
- 香港大學王立秋講座教授團隊《Mater. Horiz.》:在液滴碰撞控制領域取得新進展 2021-09-10
- 香港大學王立秋講座教授團隊《Nat. Commun.》:在液滴輸送領域取得新進展 2021-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