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制漿造紙新技術國際研討會在華南理工大學召開
2016-11-16 來源:華南理工大學
11月7日上午,為期三天的第五屆制漿造紙新技術國際研討會暨第三屆造紙與環境國際會議在華南理工大學召開。來自美國、加拿大、日本、芬蘭、瑞典、韓國、伊朗、馬來西亞等國家和地區以及國內高校和科研院所及企業的共500余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同探討制漿造紙科學與技術領域的重大前沿問題。華南理工大學副校長章熙春,天津科技大學副校長路福平,中國工程院院士、大會主席陳克復出席會議。
大會共設三個分會場,會上有近90個學術報告,集中展示了制漿造紙科學與技術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美國緬因大學Adriaan van Heiningen教授、德國JENA大學Thomas Heinze教授、美國東北大學Hongli Zhu教授、日本東京大學YujiMatsomoto教授、瑞典皇家理工學院Monica Ek教授、奧地利自然資源與生命科學大學Thomas Resonau教授、華南理工大學呂發創教授、江蘇大學孫建中教授分別作了大會主題報告。
據悉,制漿造紙新技術國際研討會作為制漿造紙科學與技術領域的重要國際性學術盛會,每四至六年舉辦一屆,本屆大會由華南理工大學、天津科技大學和南京林業大學聯合主辦,制漿造紙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承辦。
大會回顧、總結、推廣了該領域近年來國內外所取得的最新研究進展和創新成果,為本領域的專家學者和企業界人士搭建了一個高水平、全方位、多層次的國際學術交流平臺,在深化制漿造紙相關理論與技術發展和產業化應用、加強學校制漿造紙學科建設、擴大與國際同行間的學術交流與科研合作、推動我國造紙行業的發展等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
會上,章熙春在致辭中表示,希望通過此次會議的交流,能夠加強大學、研究機構與企業之間的合作,加強中國與國際同行之間的合作,推動國內外制漿造紙技術的發展,促進科研成果的產業化。

現場
作為制漿造紙科學與技術領域的大規模國際性會議,本次大會主要針對國際制漿造紙領域的最新科學技術進行交流和討論,主題涵蓋造紙技術、植物纖維化學、紙張涂布、廢水處理、印刷技術、生物質精煉技術及納米纖維素功能材料等。會議收錄論文共336篇。大會共設三個分會場,會上有近90個學術報告,集中展示了制漿造紙科學與技術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美國緬因大學Adriaan van Heiningen教授、德國JENA大學Thomas Heinze教授、美國東北大學Hongli Zhu教授、日本東京大學YujiMatsomoto教授、瑞典皇家理工學院Monica Ek教授、奧地利自然資源與生命科學大學Thomas Resonau教授、華南理工大學呂發創教授、江蘇大學孫建中教授分別作了大會主題報告。
據悉,制漿造紙新技術國際研討會作為制漿造紙科學與技術領域的重要國際性學術盛會,每四至六年舉辦一屆,本屆大會由華南理工大學、天津科技大學和南京林業大學聯合主辦,制漿造紙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承辦。
大會回顧、總結、推廣了該領域近年來國內外所取得的最新研究進展和創新成果,為本領域的專家學者和企業界人士搭建了一個高水平、全方位、多層次的國際學術交流平臺,在深化制漿造紙相關理論與技術發展和產業化應用、加強學校制漿造紙學科建設、擴大與國際同行間的學術交流與科研合作、推動我國造紙行業的發展等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xu)
相關新聞
- 華南理工大學陳嘉翔教授獲木材、纖維和制漿化學國際會議杰出成就獎 2011-06-30
- 制漿造紙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2010年開放基金開始申請 2010-11-03